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要闻

宣州区香菇种植需引进微喷技术

发布时间:2011-02-14 09:57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
【字体大小:

     华阳香菇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成规模培植以来,增加了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鲜嫩可口、美味营养的新鲜香菇受到上海、江苏、浙江等周边大城市的青睐,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时尚、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能的追求。

      香菇为中低温菌类,为最大限度的发挥山区特色,使香菇在最炎热的夏季也能正常生长,达到抢占市场,获得最高培植经济效益的目的。科技人员想方设法,改菌棒站立为平放,并在菌棒上覆以潮湿的土(地表30厘米以下的干净土),利用凉爽的地温和湿润的覆土,降低温度,增加湿度,促使香菇菌棒即使在三伏天也照样出菇。此项技术的改进,使菇农的培植经济效益翻了近一番,户均纯收入从原来的2万元,增加到3.5万元。

      鲜菇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达80%以上,而且覆土也需要保持湿润。目前菇农采取每天用潜水泵人工喷水2-3遍,方法是用大拇指压着塑料管口形成喷力。

      最好的方法是引进微喷技术。此方法是在菇棚内增设微喷设施,每畦菇床中间离地面30厘米高,架设一条黑色微喷带,微喷带连着菇棚一端的总管,总管连着水源,采用常规水泵供水。总管上每畦分支处都要设有可控的开关,以方便控制不同阶段菌棒用水管理的需要。水源要求使用地下泉水或水库水;不能使用田沟间浑浊的水,否则不仅降低鲜菇的质量,更会堵塞微喷带的喷水小孔。一般每亩微喷设施需投入1500元左右,可用3-5年。

      采用微喷技术后,由于喷出的水成雾状,不仅不会将覆土中的沙溅到鲜菇上,而且会降低夏季菌棒环境的气温,增加菌棒环境的湿度,有利于提高夏季鲜菇的质量和产量。要控制好微喷时间,并根据天气和菌棒所处的阶段合理喷水。不能喷水过量,否则会导致鲜菇湿度过大,影响品质,降低市场竞争力。如果能采用智能程控技术则更完美了。

      食用菌是朝阳产业,随着消费者追求健康生活意识的提高,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食用菌消费量和品种正逐年增加。香菇培植是宣州区部分山区的主导产业,每年直接从事香菇产业产前菌种生产、原辅料供应,产中菇棚搭建、菌棒生产,产后鲜菇分级剪柄、打冷包装、运输上市、批零销售,以及干菇烘焙、加工等从业人员达上万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