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宣州区委、区政府紧抓全市唯一的“新农村开发建设整体推进”试点区的契机,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轮驱动,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提升工程”,致力打造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全区新农村建设呈现“五个延伸”、“五个结合”的新特点。
宣州拥有皖南丘陵山区兼圩乡风情的地貌特征,该区遵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紧密围绕打造城镇社区型、现代农庄型、民俗文化型、自然生态型等新型村庄目标要求,在“五个延伸”上下工夫,在“五个结合”上做文章,使该区新农村建设呈现点面结合、立体推进、加速发展的可喜态势。
“五个延伸”即向示范带延伸,该区着力抓好318国道和104省道两大示范带建设,共涉及到沿线9个乡镇办事处;向整体推进镇村延伸,该区建设整体推进示范乡镇3个、示范乡镇6个(不含整体推进型)、整体推进示范村6个、示范村48个、精品示范区2处,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和谐村庄8个,建设和谐发展型示范点、整洁型示范点158个;向项目区和风景区延伸,该区共实施美丽和谐村庄提升工程3个,精品示范区提升工程2个,以及寒亭镇通津村富硒农产品基地、自然村通畅工程、无线气象减灾预警大喇叭等专项工程共9处;向城郊地区延伸,加快以数量扩张型向数量质量同步提升转变,走以城带乡、城乡统筹、辐射带动之路;向空白地区延伸,实现新农村示范点全覆盖。
“五个结合”即与城镇村新一轮规划相结合,与新农村土地整治相结合,与重点项目的征迁重建相结合,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相结合,与各类国家项目实施相结合。宣州区狸桥镇结合宣狸路改建启动了长山村13公里的新农村建设长廊工程,结合开发区征迁选址300亩筹建金山安置小区;孙埠镇、洪林镇等结合宁宣杭高速公路、沪渝等4条特高压建设及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共兴建安置新村16个;水东镇、水阳镇结合各自的环境优势和生态条件,倾力打造独具魅力、彰显特色的宗(村)水(东)路生态长廊和江南水乡休闲观光示范区。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宣州区坚持重点提升、面上推进,政府主导、农民主体,自主建设、社会帮扶的原则,凝心聚力添后劲,群策群力建新村。今年以来,全区各地已完成村庄道路硬化153公里,改厕2890座,改圈328个,清垃圾10200吨,清淤泥12100吨,清路障348处,清理村庄沟渠17900米,新建成或在建农民文体活动场所45处,安装体育运动器材46套,新成立村民理事会200多个。(焦正达 汪传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