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宣州区深入实施“食品工业推进年”活动,突出项目建设、产业衔接、品牌塑造、宣传推介、扶持引导“五个注重”,着力抓好食品工业建设,食品工业已成为加速全区农业“转型”、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抓手。目前该区年产值超500万元的食品工业规模企业增加到56家,1-8月份实现工业产值25.5亿元,同比增长24%。
一是项目建设增强后劲。该区在精心编制《宣州现代农业规划“十二五”重点项目》过程中,将食品工业项目实施作为强农富民的“助推器”,通过企业自筹资金、协调银行贷款和拓展招商引资门路等举措,力促食品工业大项目早立项、早动建、早投产。该区正在组织实施的华卫集团熟食加工项目、立大集团家禽屠宰和熟食休闲食品深加工项目、本生米业日产200吨优质米加工项目以及刘郎公司年产1.5万吨标准化休闲食品生产线项目等都在开工建设,总投资近5亿元。其中立大集团年产1.7万吨的鸭熟食制品项目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预计明年4月份正式投产;投资6000万元的刘郎公司二期年产1万吨系列休闲食品项目冷库已建成,正在建设生产车间和其它配套设施,预计明年投产;宣木瓜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完成一期建设,部分产品已投放市场。
二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该区大多数食品工业企业都拥有稳固的生产基地和原料来源,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生产中注重品质建设,加工中注重口感特色,营销中注重品牌塑造,包装中注重文化彰显,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工业产业链,科技含量与附加值有了大幅提升和保证。华卫集团除了在军天湖建有种鸡繁育基地(年产苗鸡1亿羽),又在杨柳镇建办了养殖一厂、二厂,今年再次投产了“皇卫”牌熏鸡产品,投放市场后广受消费者青睐;立大集团除了在本区向阳镇和郎溪涛城镇建办规模养鸭厂外,又计划投资1.6亿元新建三条家禽屠宰、熟食制品加工和休闲食品加工三条生产线,使“溜味族”休闲食品产销量倍增。此外,宣丰酒业、本生米业、宣宝公司、天元枣业等食品企业都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和与之相匹配的加工能力。
三是突出特色塑造品牌。该区依托境内青山绿水的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食品工业建设朝着“生态、健康、绿色、环保”方向发展,着力打响“宣”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该区已建立各类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4个,拥有100多个农产品商品标识、31个绿色食品、13个无公害农产品、11个安徽省名牌农产品、3个安徽省名牌产品、5个安徽省著名商标。其中,华卫集团“皇卫”牌熏鸡、立大集团“溜味族”休闲食品已成功打入苏浙沪市场,刘郎公司“刘郎”牌酱鸭、凤鸡产品直接配送酒店,宣宝公司“沛霖”牌宣木瓜果汁饮品开始投放市场,天盛公司“盛和”牌大米、本生米业“朱家桥”牌优质米和龙博工贸“龙武”牌粮油畅销苏浙及周边市场。此外,“香兴”牌锅巴、“香沁”牌年糕、“钱德明”牌鸭脚包、“天元”牌枣脯等食品深受顾客喜爱。
四是宣传推介形成效应。该区通过政府网站、农业信息网、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平台加大食品工业建设动态报道和信息发布,通过组织有实力企业参加各类展示展销会着力加大品牌宣传和产品推介力度,通过强化食品工业企业招商引资努力形成产业集群效应。9月23-25日在合肥举办的中国安徽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该区共组织6家企业参加8个展位产品的展示、展销,结果好评如潮。华卫集团展销的熏鸡,立大集团展销的“溜味族”休闲食品,刘郎公司展销的酱鸭、凤鸡,以及宣宝公司展销的香菇酱和果汁饮品,安平企业展销的乌鸡和绿壳蛋等都倍受省城消费者追捧、抢购一空,进一步提升和扩大了“宣”字号食品的品牌形象与市场影响力。
五是扶持引导壮大产业。该区按照“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其中农业产业化发展奖励资金从2007年不足100万元增加到2010年近500万元。与此同时,遵循“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品牌、标准化生产和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特别是重点扶持食品工业发展。2010年该区整合670万元国家财政项目资金,用于支持华卫集团熟食产品研发中心项目、立大集团肉禽屠宰冷库项目和刘郎公司冷库项目。在此基础上,区政府还整合130.2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食品工业加快发展。2010年,全区食品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3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产值的六成,增幅达58%。 (汪传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