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日前,我区在深入推进区、乡两级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在部分村(社区)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全区2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选择一个班子战斗力强、基础条件比较好的村或社区进行试点,启动村级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形成 “区、乡、村”三级联动。村(社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工作2011年10月份启动,2012年1月底结束,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11年10月)由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召开党(工)委会议确定试点村(社区),召开试点村(社区)两委干部动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试点村(社区)召开两委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召开全村党员或群众代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
二、组织实施。(2011年11月)按照清理职权、绘制流程图、查找风险点并确定等级、公示反馈、审核上报的程序进行。其中,清理职权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为民办事服务项目逐项梳理;风险点排查采取个人自查、同事互查、党员群众代表帮查、联村(社区)乡镇干部评查、乡镇党(工)委审查的“五步审查法”。各试点村(社区)编制的目录和图表应分三类:一是按业务事项编制的流程及风险图;二是按各人分工情况,一一对应风险分布所列出的个人风险汇总表;三是村级风险汇总总表。三类图表作为完善防控措施和开展风险监控的依据。
三、建制规范。(2011年12月)一是规范民主选举。围绕换届的清理审查、成立机构、宣传培训、选民登记、资格考察、正式选举等整个过程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并推进防控措施,有效化解廉政风险。 二是规范民主决策。村、社区要编制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流程,制定“两委”议事规则、村(居)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保证村(居)民作为决策主体共同决定村(社区)重大事务。三是规范民主管理。要着重在农村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和党务村务管理方面,加强建章立制。四是规范民主监督。针对村(社区)两委干部岗位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根据编制的“双述双评”岗位监督流程,制定年度廉政承诺、述职述廉、党务村务公开、村(居)民质询、民主评议、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明确村(社区)两委班子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
四、构建长效机制。(2012年1月)一是建立健全教育长效机制,引导村(社区)两委干部牢固树立廉洁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主动性和坚定性。二是建立风险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发现日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以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三是建立预警纠错机制,对已发现的廉政风险,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谈话函询、警示诫勉、责令纠错等处置措施,化解廉政风险。四是建立评估修正机制,通过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程序,修正风险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