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要闻

做节能减排行业的排头兵——记省劳动模范、安徽博瑞特热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智明

发布时间:2012-05-02 08:05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
【字体大小:

               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厂,从创业初期的几千元,办成现在的固定资产6800万元,员工300多人,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成为我省节能减排行业的排头兵,这里凝聚着该企业领头人徐智明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
     2008年12月28日,对于安徽博瑞特热能设备有限公司的全体员工来说,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经过数年的奋斗,该企业终于通过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专家组评审,成为我省第二家拥有最高锅炉制造资质的企业,一跃成为全国A级锅炉行业中的一员。回顾走过的历程,安徽博瑞特热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智明功不可没。

勇于拼搏


     生于1969年的徐智明,80年代末期,职高一毕业,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创业青年,面对纷繁的世事,当别人还在为其找工作的时候,他毅然从校门走向了社会,承包了宣城地区技校的几台机械加工设备,开始了艰苦的创业,短短的几年时间,他从租厂发展到自己办厂,并从协作配套加工、小茶水炉制作、A级锅炉部件配套到余热发电节能装备制造的产业发展之路。

     2000年,企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面对成绩,徐智明不是沉浸在满足之中,而想到的是“积力所举,既无不胜,众智所为,既无不成。”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把目光看得更远。为充实自己,他通过成人高考,考取了东南大学企业管理工程专业为期二年的脱产学习。勤于思考的他,将企业未来发展选择了走国家倡导的节能、环保发展之路。正是这种科学判断,敏捷的市场嗅觉,使他于别人之前发现了市场,占领了市场,使他毅然带领一班人向节能装备制造业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企业节能装备业发展要上台阶,徐智明深知这是一个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安全性要求很高的产业。人才、技术一直困扰着他,怎么办?是退却还是前进。向来干事低调,做事踏实的徐智明,此时又是以一股坚忍不拔、敢于拼搏的韧劲,数次上北京、合肥、上海、福州,招贤纳士,请教专家。在他的诚心和一股干事业的热情感召下,一批批专业人才纷纷来到这里,其中就有我国著名的锅炉专家黄家瑶先生等,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成为研发合作伙伴。

     据中国水泥行业联合会统计,2008年已装的水泥余热发电锅炉为我国节约燃煤454万吨,减少CO2排放1095万吨,发电111.4亿度。而我国冶金、化工等行业余热余压利用才刚刚开始,徐智明深信有了循环利用大产业会产生一批大有作为的小巨人,因此博瑞特人必须抓住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机遇趁势而上。

     2007年在区政府及工业园(东区)管委会的支持下,一栋栋现代化的厂房不断建设起来,12万多平方的博瑞特产业园已全面投产运行,同时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A级锅炉制造许可的条件认真筹备。短短几个月,一份申报A级锅炉取证的方案也在同时拟定。当时这不仅振动了公司内的员工,甚至连省、市负责特种行业的专家也有点感到步子太大,起步太高。2008年12月28日,在我国著名锅炉行业专家童有武为组长的评审组的严格评审下,评审专家组当场宣布了公司通过国家A级锅炉制造资质的评审。获得了A级资质后,他不是停滞于成绩面前,而是率领员工一举拿下了美国ASME、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认证;与中国工程院合作,在行业内建立了首家院士工作站;建立了安徽省高效节能锅炉工程技术中心,从而挤入到国内外一流企业发展的平台之上。


乐于奉献


     拼搏,奋斗,才能成就一个人,一个追求事业完美、承担责任的人。徐智明通过奋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他始终把责任放在心上,把奉献落实在行动上。从创办企业以来,他一直热心各种公益事业,一直默默资助着宣城市聋哑学校,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到处奔波,被市教育局聘请为市聋哑学校名誉校长。近年来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大地震发生后,他立即号召全厂员工进行捐款,个人2010年捐款30多万元,还号召员工把本来用于办公楼开工典礼的费用全部捐献给了四川地震灾区。平时他处处用心关注和关心着老革命、老党员、老模范,几年来他多次向革命老区云岭进行捐款。在关注社会的同时,在企业内部他积极营造和谐劳资环境,让员工享受企业发展成果,并得到了市、区工会部门的肯定,被评为宣州区“十大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这样的事情在他的人生奋斗历程中可以举出很多,几年来他先后向市特教中心捐款80万元、向红十字会捐款80万元、向云岭老区捐款10多万元。声望源于成就,魅力源于实力,责任源于内心,奉献源于行动,徐智明在他人生的奋斗中始终把责任、奉献放在首位,是责任造就了他的发展,是责任成就了他的事业,是责任吸引了无数的仁人贤士与他同心发展,是奉献彰显了其为人的本质和对社会关爱的回报。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正是凭着一股勇往直前的闯劲,一份奉献节能环保的真情,2007年以来,企业的生产经营从800多万元,发展到现在的近3亿多元的产值,上缴税收近50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2000多人。徐智明先后获得了全市首届十大创业之星、宣城市劳动模范、2009年度宣城十大经济人物、宣城市第二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安徽省优秀职业经理人、全国民盟先进个人、全国创业之星等光荣称号,并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亲切接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