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动态

玉山村:“三招迭出”描绘新农村建设美丽画卷

发布时间:2009-12-01 13:43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
【字体大小:

市民主法制示范村——宣州区济川街道玉山村,乘借科学发展的东风,抢抓城市扩建的机遇,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务实推进招商引资,注重民生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追赶,一幅开放、文明、富裕、和谐的美丽画卷正在水阳江之滨舒展、描绘,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 蔬菜种植,鼓起农民增收“钱袋子” 玉山村人口2600人,地域面积仅4平方公里,加之皖赣铁路、宣杭复线、南方高速和鳌峰东路延伸及水阳江大道等重点工程穿村而过,土地资源显得更加金贵。勤劳、勇敢的玉山人“困”中求变,围绕“餐桌”找市场,通过发展反季节大棚蔬菜,一方面满足城市的“菜篮子”工程,另一方面找到一条增收致富之路。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第一个吃螃蟹”的孙克华、琚义财等人开始尝试蔬菜种植,一季下来一算帐,结果发现种植蔬菜的效益远远高于水稻种植,于是更多的农户纷纷加入到种菜的行列。由于常规蔬菜种植周期长、受气候影响大,在区科技局的支持下开始试验进行大棚栽培,这样就由原来的一年两三季变成多季,产量和效益稳步提升,菜农种菜的热情更加高涨。现在,全村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亩,其中大棚蔬菜面积600亩,特别是引进了新品种台湾75毛豆,使玉山蔬菜的品牌效益更加显现,以致出现调运蔬菜的外地车辆、商贩络绎不绝,市场遍及苏、浙、沪、赣等地。尝到蔬菜种植甜头的菜农们又一鼓作气将水阳江外滩1000亩地“变废为宝”,种上了一季应市蔬菜,不断扩大经济收入来源。 蔬菜种植业的方兴未艾,带来了“三个积极变化”——一是涌现出诸如坭河、毛庄、小拐、花墙等7—8个蔬菜种植专业组,并且姚庄组还辟有100亩干棚基地;二是涌现出一批如陈善富、陈善清、徐寿华等蔬菜种植大户,全村从事蔬菜种植的劳力占到60%,菜农最高年收入10万元,户均年收入达4万元;三是推动了土地流转,使有限的土地向种菜大户、种菜能手转移,实现了规模经营、集约经营。 招商引资,奏响工业强村“最强音” 玉山人深知,传统农业只能保住温饱,发展经济必须依靠工业。好在该村与城市接壤,有招商的区位之便、交通之利和综合优势,加之支村两委一班人诚信招商、重诺敏行,2009年该村引进联通塑业、东升门窗、佳利食品、殷氏纸业、展鹏机械等9家企业,现已建成投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00万元,其中投资额达1700万元的企业就有两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自2007年以来,连年超额完成街道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玉山村在一边强化招商引资的同时,一边注重盘活村集体资产,通过对老村部、老校舍及闲置资产的对外租赁,村集体每年有稳定的20万元收益,从而为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提供了可靠来源。 为了给工业强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玉山村“两委”从更新思想观念、改进服务质量入手,向外来客商提供全程配套服务、跟踪服务,平时一个电话随喊随到,从不吃拿卡要,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该村着眼于长远发展,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将花墙村民组200亩抛荒旱地预留下来用作工业发展之需。企业招进来了,劳务用工自然就会增多,现在玉山村的劳力除种植蔬菜外,一般都就近进厂务工,很少外出找工谋生,一部分农民还从“田间”走向了“车间”,由守土为本的村民转变成了产业工人,成为“离土不离村”的工薪一族,全村风气呈现出两个显著改变——闲时打麻将玩牌的少了,求富创业谋发展的多了;吃喝穿戴攀比的少了,比财产比存款的多了! 以民为本,构架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玉山村集体资产雄厚了,民生工程也是“水涨船高”,一切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这个大局。玉山村有个“村规民约”——对全村年满60周岁的老党员、老干部按照街道标准1:1比例发放生活补助费;每年要拿出一定专项资金用于扶贫济困;对安装自来水、有线电视农户分别实行每户补助50元、30元;鼓励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兴办公益事业。同时,为了改观村容村貌,村里一举配套投资30万元修通了城市华屋新村至玉山长达4.2公里的“村村通”工程,并支持小拐、高埂村民组率先通上了水泥路。此外,村里每年还投资数万元用于唱戏补助、送电影下乡、用电安全宣传、法制宣传和平安村建设。在今年举办的安徽蜜枣节龙舟赛上,玉山代表队在强手如林中脱颖而出、不负众望,最后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体现了该村文化建设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以来,玉山村斥资80万元建成了一座建筑面积达708平方米,集党员电教、科技培训、日常办公于一体的新村部办公大楼,并于9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从而树立了村级为民服务新形象,促进了基层办公场所的规范化建设。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让老百姓看到了村干部真诚为民办事的作风,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过去喜欢对村里工作评头论足、指手划脚的人,如今在村班子的带领下田间学科技、专心抓生产,工厂上好班、致力谋发展,投身新农村、建设新家园。经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洗礼,沐浴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春风,一个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充盈生机与活力的新玉山村正崛起于皖东南大地!(汪传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