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生背景
水阳镇位于宣城市宣州区北部,全镇总面积20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5万亩;辖24个村、4个社区,10万人口。全镇共有32个党总支,118个党支部,3781名党员。作为党在农村最基层的党组织,能否发挥核心堡垒作用,带领百姓走上致富道路,与党的基层组织机制落实息息相关。党的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根本的途径是“书记抓,抓书记”。基层党组织是科学发展的组织者,也是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的建设全部工作的基础工程和活力源泉,水阳镇根据实情,结合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等工作的开展,切实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机制,促使了全镇出现了“抓好党建促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党建”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书记抓、抓书记“工作机制发力。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引领经济发展,水阳镇党委建立健全了镇、村两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党委书记统筹抓,分管副书记具体抓,党委成员一起抓”,形成了由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一是把好书记人选关,注重素质高。经济能力强的人当选村书记,2011年共调整8个村党总支书记,一批年轻、力富、文化水平高的中青年担任村总支书记,班子的整体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二是明确镇党委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镇、村两级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求相关党建责任人围绕党建工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专项调研、建立一个联系点、联系一个经济发展项目、进行一次双向述职点评、上好一堂专题党课。三是镇党委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建工作汇报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党组织书记既要向上级党组织作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又要向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作专项述职,把抓党建工作的成效“拿到台面上来亮一亮”。形成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不抓党建是不称职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学习、明确任务,在“书记抓,抓书记”工作目标上发力。抓好党建工作主线,推动党建工作上台阶, 关键取决于党员干部素质的高低,水阳镇党委要求镇村两级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素质,开展好党建工作,阐明书记抓党建应该抓什么、怎么抓,明确了书记“亲自抓”的具体内容:镇党委书记每周为机关党员上党课,镇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到联系村(社区)上党课。根据年初慰问困难群众、走访调研发现的难点问题,要查找原因,研究措施,公开承诺。 更是明确了村书记“亲自抓”的具体内容:每周至少召开一次村两委班子会议,到村、组开展一次走访。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大会或到党小组参加会议,了解党员的思想状况。每月利用先锋在线培训党员不少于40人次等内容。尤其是加大无职党员的培训力度,近两年来,全镇共举办各类新型培训班44次,培训农村党员、发展能手3870人次,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发挥村党总支书记、党员中心户在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基层党组织的培、帮、带作用进一步凸显。
(三)保障到位、量化细则,在“书记抓、抓书记”工作考评上发力。一是强化人力保障。根据镇情将全镇131名机关干部定岗、定报酬,全部分工到村,对村村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限时办理,切实解决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强化物力保障。在落实村干部“三位一体”保障机制基础上,拿出“真金白银”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上、美好乡村建设奖励上、村级经济发展上资金不足的难题。五年来,水阳镇先后共拿出1000余万元以奖代补28个村(社区)建设规范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面达到“六室九有”目标;奖补2006年—2012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6个,示范点187个,奖补到位,促使村与村之间在开展为民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上出现了你追我赶的局面。三是强化激励保障。坚持量化党建工作细则,以“态度、效果有差别,奖惩、待遇有不同”来激发基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动力。镇党委每年制定村党建考核细则,每半年进行一次考评,考核以100分为基数,每分规定为12元,考核量化后排出名次,考核分作为干部福利待遇的发放标准。机关干部的考核与村工作的开展相挂钩,对90分以上的,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授牌;80分以下的,在干部任用和各类表彰中不予提名;对考核末位村,纳入重点村治理,村党总支书记、分工村干部受镇党委书记进行诫勉谈话;通报全镇批评,切实做到奖惩有依据。2007年来,先后有6个村在考核中末位而受到重点治理。而受治理的村在整改提高党建责任机制落实后,村党建工作考核均在全镇位于前列。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年均增长15%以上。
(四)规范程序、民主集中,在“书记抓,抓书记”民主决策上发力。为了更好地落实“书记抓,抓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又不致于出现“一言堂”的局面,水阳镇制定了党委议事规则、党务公开制度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征求群众意见、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多项制度,建立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从决策、工作、监督等各方面全面规范班子成员的施政行为,提高领导班子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对村(社区)全面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凡涉及村里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都要由村党组织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策结果和实施结果向党员、群众公开。近年来,全镇28个村(社区)通过“四议两公开”修建村村通公路
三、成效启示
水阳镇积极落实“书记抓、抓书记”工作责任机制,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服务经济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重点在基层,关键在书记。通过“书记抓、抓书记”工作责任机制落实,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核心力、发展力,积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也一定能赢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