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杨柳镇兴安村村民来说,村书记李山富是再熟悉不过了。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我年轻的时候他是村干部,而今我老了,他还是村干部。”1987年,年仅23岁的李山富,被村民选进了村委会领导班子,任村委会主任。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干就是27年,从未间断。全力以赴带动民富 促进全村和谐繁荣记者走进杨柳镇兴安村,这里处处洋溢着新农村洁净、朝气、富裕、文明的气息。村民王德荣告诉记者,村里原来的面貌和现在有了天壤之别,原先是路不平、灯不亮、水不通、脏乱差和人心不振。现在是路也平、灯也亮、水也通、整洁干净,村民的口袋鼓起来了,精神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离不开咱们李书记多年来的付出,是他带领着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王德荣说。
李山富认为,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于是,近几年来,李山富带领村党总支不断加强民主理财建设,引导、监督村茶厂和村农科队等集体企业规范化经营,确保村集体收入稳步增长。“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我要求我们村干部要做到每一笔开支都正当、合理,让节约成为习惯。”李山富说。在李山富的带领下,兴安村集体收入由2006年的40万元增加到了2013年的167万元。兴安村集体富了,李山富并没有考虑提高村干部自身待遇,而是时刻想着如何让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除享受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待遇外,还从村集体资金中拿出9万余元,给予每人每月50元的养老补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资金该村村民个人缴费全由村集体经济负担,每年支付6万余元。
2006年兴安村被确定为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李山富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他号召全体党员争做新农村建设排头兵,带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带头组织村民进行“三清四改”、道路建设、美化、亮化。道路硬化上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村庄环境大大改善,还有十个自然村建了篮球场,添置了农民健身器材,建起了农家书屋……“现在村容村貌大有改观,新农村建设也走
在了全镇乃至全区的前列,受益最大的就是广大村民,大家对于现在村里环境十分满意,我也感到开心。”李山富欣慰的说。心系群众默默奉献 情洒乡村无怨无悔
李山富常说:“群众选我当书记就是信任我,我一定要心系群众,体群众疾苦,尽全力为群众排忧”。27年来,村民的信任就是李山富劳此不疲的动力源泉。
李山富告诉记者,农村工作纷繁复杂,困难较多,计生工作就是一个难点。当时,因为村民长期受“养儿防老”、“人有一张口,但有两双手”思想的束缚,不太理解国家计生政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矛盾很突出。“计生干部只要出现在村口,村民就像防贼一样藏起来,计生工作开展十分困难。”时任村主任的李山富,除了配合政府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教育、做思想动员之外,晚上还要单独抽时间一家一户走访,了解具体情况。不少村民也被李山富的坚持不懈所打动,开始理解计生政策,村里的计生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村民眼里,李山富不仅是个好书记,也是他们的好兄长,好朋友。兴安村陈北村民组的村民陈太平患有重度残疾,与年迈的老父亲相依为命,李山富一直将陈太平当做亲人一样对待,经常去家里看望他,给他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培养他积极乐观的心态。逢年过节,李山富都会带领村干部们一起,带着礼品来陪陈太平和他的父亲一起过节。村里的困难家庭不止陈太平一家,得知谁家有困难,李山富就会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将困难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对待。
在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李山富发现,部分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于个人和家庭的发展不利。于是,李山富经常在村里组织开展教育活动,深入宣传公民道德建设,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重视感恩教育、荣辱教育、法制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等,并给村里需要技能培训的村民争取各种培训机会。渐渐地,村里打麻将、喝酒的人少了,村民奔小康的精神头也越来越足了。
正是李山富27年的坚守,才换来了兴安村的跨越发展,他用大爱为村民撑起了一片蓝天,是村民信任的好书记,是全村能干的好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