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乡镇动态

宣州区秸秆还田水稻生产技术要点

发布时间:2015-06-16 10:29 来源:区农委 浏览:
【字体大小:

秸秆还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午季小麦、油菜秸秆全量还田后直播(或移栽)水稻,必须加强栽培管理措施,才能确保后期水稻丰产丰收。

一、秸秆切碎、翻耕。收割时尽量低留禾桩(15厘米以下),将收割后的秸秆及时粉碎均匀撒回田块,切忌撒秸秆成堆。在收获后就应立即把秸秆翻耕入土,避免因秸秆被晒干而影响腐熟速度。耕埋翻压完成后,灌水泡田,减少秸秆漂浮量,具体作业措施按农机部门要求进行。

二、秸秆还田后需适当提高基肥中的速效氮磷肥用量。秸秆直接还田后,适宜秸秆腐烂的碳氮比为20-25:1,而秸秆本身的碳氮比值都较高。因此,秸秆腐熟过程中,分解秸秆的微生物会额外吸收土壤中的氮素,为避免水稻苗期分解秸秆的微生物与水稻对氮的竞争,在秸杆粉碎翻耕入土后,微生物剧增,造成土壤速效氮磷含量的减少,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一般应配施速效氮肥和少量速效磷肥,一般配施3-5公斤尿素和15-20公斤磷肥效果最佳。

.适时早播。随着播期的推迟,直播稻产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显著降低是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麦后直播稻比育秧移栽播种期推迟20-30天,生长期缩短7-15天,降低光能利用和物质积累,影响产量潜力发挥。据试验: 619日播种与520日播种对比,结实率、实粒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产量也有所降低,而晚于625日播种的水稻,产量下降十分为明显。播种过迟的水稻,若后期“寒露风”早,甚至不能正常成熟。适宜的中籼杂交稻适播期在525日到610日,中熟常规粳稻控制在620日前后。

四、加强水分管理。为降低秸秆腐烂产生有毒气体对水稻危害,播种后严禁深水灌溉。栽秧田要求在整个生长期间,除水分敏感期和施肥用药时采用间歇浅水灌溉外,以无水层或湿润灌溉为主,增加土壤中氧气,促进根系生长。直播田要求湿润出苗,浅水分蘖,提早晒田,多次撂田,间歇灌溉。 从播种到三叶期要求控水保苗,不轻易灌水,这样有利于排除秸秆腐烂产生的气体,促进根系深扎。三叶期后建立浅水层,施肥除草(结合分蘖肥,每亩拌施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100克,用于防止倒伏,促进分蘖早而壮)。中期适时搁田,苗旺早搁,弱苗迟搁,直播稻比移栽稻搁田时间长、次数多,搁田的程度比移栽稻要轻。当搁至稻苗叶色明显褪淡、叶片挺起时即可复水,采用“浅水勤灌、陈水不干、新水不进”的方法。孕穗扬花期是水稻生理需水较敏感的时期,应当灌水“护胎”;灌浆期间歇灌溉,水气协调防止早衰;成熟期忌过早断水,以免影响粒重的提高。一般在收割前7天断水为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