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层层递进”的阶段性建设目标,保证“落地有声”的阶段性建设成效,寒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以高标准、严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开展全镇1个文明实践所、8个文明实践站、2个室外实践基地建设。
整合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资源。借助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以及7个村、1个社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资源在各村、社区均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在寒亭镇仁和广场建立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在具体活动开展过程中将志愿服务平台建设融入其中,镇文明实践所成立了7支志愿者服务队,村文明实践站成立了5支志愿者服务队,镇村均以扶贫助困志愿服务为中心,形成镇级的7+X平台模式和村级的5+X平台模式,镇村两级志愿者服务平台既有交叉又相辅相成,整体服务网络优势明显。
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及室外实践基地设施配套。学习外县兄弟乡镇的建设经验,高标准完成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学习吧、教育室、多媒体、显示屏等现代设施全部配套到位;整合现有资源,按照“党建+”的工作思路,建设具有寒亭特色的室外实践活动基地;对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基础配套进行了全面升级,各站均配置了书架、图书和定量桌椅。通过对镇村实践站(所)的升级改造,以更完善的服务环境来打通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推进部门活动和村级实践的相互融合。实践所活动与各部门工作结合起来,与各村的工作衔接起来,共同开展。春节前期镇社保所组织的“春风行动”企业招聘会成为志愿者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最佳场所;镇美丽办完成分类垃圾桶发放任务的同时也有效践行了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活动;节庆期间文明办在群众中广泛倡导移风易俗树新风,实践站(所)的移风易俗志愿者服务队在其中承担了重要的宣传工作;“举旗帜、送理论”活动走进了镇村9个文明实践站(所),与村级的道德讲堂、百姓讲堂融合开展,为群众送来了新时代的新思想新理论等等,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实践活动让该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呈现勃勃生机。
提升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活动基地服务功能。以通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示范,对6个村的文明实践站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每个村均按标准配套建设实践基地;以寒亭镇卫浴桃花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全力打造寒亭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提升实践站(所)服务水平,让实践活动更具影响力;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为要求,汇聚各方面力量,加强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因地制宜打造规范化、有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切实建设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百姓之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