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亚型禽流感对宣州区家禽业的影响(统计调研分析系列之一)
宣州区历来有畜禽养殖的传统。经过多年发展,家禽业已经成为宣州区畜牧业支柱产业,并形成种禽、苗禽、商品肉禽、蛋禽、禽产品深加工五大产业链。目前,全区有畜牧业龙头企业6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家、市级28家),畜禽养殖合作社53家;畜牧业龙头企业中有种禽养殖企业23家(其中祖代种禽场20家),常年种禽存栏160万只,苗禽销售覆盖全省,是全省禽类生产的领头兵;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152个,禽类规模养殖场1500户,年家禽屠宰加工能力达到1.61万吨。家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已达到一定水平。
2012年统计年报显示:全区家禽出栏1803.1万只,其中规模户1669.1万只,规模化养殖比例较高,达92%以上;禽肉总产量30294.8吨,禽蛋11252吨,实现产值42095万元,占畜牧业产值的54.8%,达一半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7.4%。
一、禽流感重创养殖企业
宣州区家禽产品大都外销江浙沪大型活禽交易市场,自3月底上海市首发人感染禽流感疫情以来,部分地方关闭活禽交易市场。虽然我区尚未发现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病例,但是由此引发的禽类市场连锁反应已经波及,对我区家禽养殖业带来严重冲击。
1、市场销路萎缩,肉禽积压严重。现在家禽养殖都是公司+农户的形式,和养殖户实行订单生产。自从上海停止市场活禽交易以来,成品鸡销路萎缩,积压待售。从调查的企业看,宣城市和超禽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生产、销售及屠宰于一体的重点禽业企业,有养殖户200多户,年生产肉鸡200万只左右,公司生产的肉鸡主要供应苏州、上海和杭州等市场。禽流感发生以来,由于这些地方的活禽交易停止,肉禽无销路,公司只好租用2个冻库,储存收购农户的成品鸡,截止调查每日储存肉鸡有1000多吨,库存压力不断增加。
2、禽蛋价格暴跌,养殖企业损失惨重。禽流感后家禽交易陷入深度亏损状态,流感前肉鸡的价格5.25元/斤,流感后为2.2元/斤,严重期间每斤1块多都难售出。从我区家禽养殖的情况看,与公司合作养殖的农户由于公司保价回收商品禽,承担了市场风险,农户的经济效益未受太大的影响;未与公司合作的养殖农户自担风险损失严重;而合同养殖企业由于承担双倍风险损失更大。
鸡蛋价格以前是3.6元/斤,流感时只卖2.6元/斤,甚至更低。宣城市山蒂禽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市级龙头企业,集孵化、生产、销售于一体,目前拥有5万多只种禽,所生产的鸡蛋已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由于鸡蛋价格暴跌,鸡饲料价格未见下降,5万只种鸡每天还要喂养,禽流感时每天亏损1万多,严重时每天2万多。
3、禽苗滞销,部分企业销毁出雏苗禽。
H7N9亚型禽流感事件出来后,绝大部分养殖户出现恐慌不敢进苗,“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的龙头企业由于亏损严重,也不敢孵苗进苗发苗,致使各地种禽场种蛋积压,孵化企业禽苗滞销,部分企业由于禽苗卖不出去而销毁。调查的山蒂禽业流感时已销毁(0-30天)30万只鸡苗。据区调查队数据反映,安徽华卫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今年一季度出栏家禽201.5万只,存栏186.9万只,禽蛋产量达490.2吨。禽流感发生以后,苗鸡滞销,正常情况下每天能产苗鸡20万只,现在最多也只能卖1成,而且价格低至1角钱左右一只,卖不出去的只能做无害化处理。
4、企业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据区畜牧局统计,截止5月底(统计数自
二、政府及时出台扶持政策。
相比前些年发生的H5N1型禽流感,这次H7N9禽流感疫情袭来之势凶猛,我区积极应对、科学防控,努力降低疫情波及影响带来的损失,及时研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家禽业后续发展。
一是及时研究制定应对禽流感疫情应急方案。区政府及时成立应对禽流感(H7N9)疫情指挥部,要求畜牧局加强疫病监控,做好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处理技术指导,乡镇办事处做好辖区内企业、合作社的动物防疫、无害化处理以及维稳工作。
二是协调加工企业为合作社屠宰加工储存家禽产品。宣州区共有6家屠宰加工企业,按照一一对应关系,确定华盛、华卫、柏枧山等5家企业代宰,帮助肉禽存栏量大的养殖企业、合作社实行代宰,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企业经济损失。
三是协调皖南农村商业银行以屠宰加工企业的冷冻家禽产品作为抵押贷款2000万元, 帮助企业解决短期资金问题。如宣城市安平禽业育种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宣州区振宣担保公司,以每吨5000元的价格为抵押,向皖南农商行向阳支行抵押贷款900吨的冻品。通过这笔贷款以解企业燃眉之急,安平禽业目前的家禽生产已走上正规化。
四是区里安排200万元作为禽流感防控应急专项资金,用于防控禽流感突发事。
五是区财政安排种禽补助资金1019万元,用于种禽生产补贴,保证后期生产能力。同时,按照省政府下发的《关于稳定发展禽业生产的通知》的保种要求,对祖代进行每套30元、父母代进行每套10元的一次性补助,及时兑现种禽补助资金。
六是禽流感持续期间,金融办负责龙头企业新增贷款、到期贷款展期问题,协调宣城供电公司,落实电费按照贫困县排灌用电价格,免收检疫费和排污费。
三、如何走出禽流感阴影
虽然政府及时出台政策扶持,降低损失,保护受损企业维持运转,目前企业生产有逐步恢复的迹象,但是由于禽流感带来的重创,很多企业生产经营仍处于困境,如何走出禽流感阴影,做大做强家禽业,建议如下:
1、继续引导家禽企业走产业化、品牌化经营道路。产业化一条龙生产模式已被反复证实是养禽业最高效的生产模式,可解决养禽业的抗风险问题,把农户的风险转嫁到能够抵抗风险的大企业,还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在生产方式、销售模式与管理手段上需不断更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2、政府应加强信息预警机制的建立。虽然我区政府积极应对禽流感措施,把灾害降到最低。但通过这次疫情,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都应该抱谨慎的态度,必须未雨绸缪,制定一些应急性的经济措施,加强警惕和预防措施,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和预案,特别是政府要适当进行引导,及时发布畜禽产业相关方面的准确信息,引导养殖户合理控制规模和产量。同时开展市场及养殖信息的收集,为养殖户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市场信息,增强养殖户抵抗风险能力。
3、积极建立家禽保险业。这次禽流感的发生,再次反映了涉农产业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护农民灾后恢复生产能力为出发点,确保参保农户灾后迅速恢复生产的一项扶农惠农政策。目前我区已开展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主要农作物以及能繁母猪进行保险,今年又新增加大棚蔬菜,但不包括家禽。经历这场H7N9禽流感疫情教训,应将家禽业列入政府买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弥补疫病带来的损失,减轻养殖企业经济负担。相信不久保险业也将对家禽业的良性发展起很好的推动作用。
4、加强禽类的检疫监管。政府应严格对禽类及其产品、运输、屠宰、加工、销售、贮存的全过程进行检疫和监督,严格执行畜禽引种审批,坚决杜绝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产品上市和病死畜禽、无证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我区,严防外源性疫情传入和防止流通环节传播疫情。
5、养殖企业自身应加强应急准备工作。在这次禽流感冲击下,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缺少资金。我区大部分企业都未建立风险资金,在资金受阻时就缺乏自救。二是自身应急能力差。我区肉禽养殖合作社多,存栏量大,主要以出售活禽和鲜蛋为主,产业链短、原始积累少,银行贷款无有效抵押物,且未建立自己的屠宰加工场,一旦遇到突发灾害或重大疫情,应急能力差,自救乏力。建议在当前的家禽行业不是很稳定的情况下,自身也要加强各项应急准备,特别是合作社及部分企业不能坐等政府的力量,要建立风险资金,与其他屠宰企业保持合作,更要考虑建立自己的屠宰加工场,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成生产自救,把灾害降到最低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