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动态

农业经济增速趋缓 特色作物稳步推进——2013年上半年农业生产分析

发布时间:2013-07-26 10:26 来源: 浏览:
【字体大小: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全区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以确保粮食稳定供给为主线,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鼓励农民适度规模经营。半年来,全区农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农业经济平稳运行。

一、农村经济总量平稳增长,增速放缓

据统计,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17504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其中:农业产值81503万元,同比增长4.1%;林业产值3302万元,同比增长35%;牧业产值33093万元,同比增长1.6%;渔业产值41654万元,同比增长10.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491万元,同比增长24.8%。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可比价)981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增速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增长力度有所减弱。

二、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主要作物增减不一

1、春播作物结构继续优化,特色产业加快推进

全区春播作物中特色产业稳步推进,传统作物不断下降。一是烤烟作物加速增长。在区委、区政府做大做强皖南特色烟品牌,加快土地流转步伐,鼓励农民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引导下,烤烟种植面积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规模户种植面积大都在60亩以上。去年烟叶增产增收,广大烟农种烟积极性更是高涨,今年全区烤烟种植面积达8.6万亩,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增长27.8%,占全市烤烟播种面积的70%以上,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物。在全区16个种植烤烟的乡镇办事处中,黄渡乡、杨柳镇均达万亩以上,分别种植13883亩、10692亩。随着将杨柳沪皖现代烟草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打造成国家级精品示范区,我区烟草业将得到跨越式大发展。二是棉花面积下降。棉花市场价格的不稳定、生长期频繁恶劣天气、植棉成本上升等方面的影响,全区的棉花播种面积近几年一直持续下滑。今年棉花播种面积7718公顷,比201020112012年分别下降5.5%3.1%16%、。三是早稻面积下降幅度较大。初步统计,早稻播种面积为13680公顷,同比下降15.9%。主要原因为:一是农村劳动力减少,农户普遍种植产量高的单季稻而减少双季稻的种植;二是利益的驱动,转而种植烤烟等经济作物。

2、夏收作物面积稳中有升

受国家惠农政策的影响,全区夏粮播种面积持续增加,而作为夏粮中的主导作物小麦面积更是连连攀升。据统计今年夏粮种植面积29.32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8.89万亩,均比上年略有增长。全区实现夏粮总产量90899吨,小麦90448吨,同比增长分别为2.6%2.8%。油菜播种面积出现恢复性增长。近两年油菜价格不断上涨,全区部分地区推广机收油菜,劳动强度相对改善等原因,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种植油菜作物的积极性,致使今年全区油菜面积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区油菜播种面积20.67万亩,同比增长1.1%。其中水阳镇、向阳镇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洪林镇,均比去年增加2000亩以上。

3、蔬菜产量及效益逐步提升

我区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坚持以市区蔬菜基地为龙头,辐射带动近郊和交通便利乡镇发展蔬菜基地。上半年蔬菜产量98384吨,同比增长3.2%,其中食用菌产量2729吨,同比增长11.8%,亩产1.3吨,同比增长8.3%实现蔬菜总产值2685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蔬菜亩均产值达3420元,比去年增加389元,呈逐年上升态势,实现亩产及效益双增。

三、林业生产有新进展

按照省、市两级政府要求,我区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通过科学规划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加快城乡造林绿化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积极开展营造“纪念林”、“国防林”、“工会林”、“青年林”、“巾帼林”、等活动,全区掀起了造林绿化性新高潮。上半年造林面积达2045公顷,实现林业产值3302万元,同比增长35%实现生态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增产、林农增收。

四、畜牧业生产遭遇严冬,养殖收益呈现低谷

H7N9亚型禽流感的影响,我区畜牧业遭遇史上最严重的打击。据统计,全区上半年家禽出栏720万只,生猪出栏9.5万头,均比上年同期下降14.3%5.5%。实现肉类总产量18554吨,同比下降3.8%。禽蛋产量4249吨,同比增长12.2%今年以来生猪收购价格持续回落,由年初的每百斤810元,下降到最低谷的610元,6月开始价格止跌回升,但力度较小,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生产成本的高位运行,使得生猪养殖收益逐渐走低,生猪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存栏比上年有所下降。

五、渔业产量增长平稳,价格继续上升

今年上半年,全区渔业生产紧紧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运行质量下功夫,继续夯实渔业发展基础,加大渔业投入,水产生态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生产转型和结构调整步伐也明显加快,渔业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据统计,全区水产品总产量实现29500吨,同比增长2.4%。水产品市场交易活跃,价格继续上升,实现渔业总产值41654万元,同比增长10.8%

六、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农田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技人员送科技下乡、“进村入户”更加深入,各类增产、增收新技术应用面不断扩大。从总体上看,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良好,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影响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劳动力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在家务农劳力严重不足,且多为体弱病残的中老年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新知识接受能力差,知识更新不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缓慢。

2、畜牧业市场价格具有不确定性。今年以来,生猪价格下跌明显,近段时间有所回升,而生猪饲料价格一直保持在每百斤127,养殖户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家禽方面,今年一季度家禽价格达到了18.03/公斤,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43/公斤,达到了一个新高。但是随着二季度禽流感的影响,家禽价格急剧下跌,一方面影响畜牧业产值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影响农民增收。

七、建议:

1、进一步推进家庭农场、规模经营的发展

家庭农场及规模经营的发展对提高作物单产及解决劳动力短缺具有重要作用,对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也日趋明显。规模经营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对因劳动力转移等原因而出现的管理粗放田、抛荒田,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措施,加快土地流转,使土地逐渐向种田大户集中,实现规模化种植。同时,大力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组织化经营程度。

2、进一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继续保障对生产农户的种子供应、农资供应、农机服务、气象服务、粮食收购等相关社会化服务。为农民提供平价、安全的农资,对雨天或其他灾害性天气提出相关防护意见。

3、政府应加强信息预警机制的建立

通过禽流感事件,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都应该抱谨慎的态度,加强警惕和预防措施,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建议政府部门应建立农业的生产、运输、成本、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发布机制,结合农村实际,不断拓宽信息发布渠道,让农民及时掌握农业市场运行状况和价格变化动态,增强他们的抵抗风险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