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宏观发展环境依然趋紧的背景下,全区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主要指标处于良性运行区间。上半年经济运行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农业发展总体平稳
夏粮稳产增收,经济作物有增有降。今年我区夏粮产量9.1万吨,比上年增长2.6%,亩产提高1.8%。其中,小麦总产达到9万吨,同比增长2.8%。特色经济作物中,烤烟面积增长27.9%,太子参丰产丰收;蔬菜产量9.8万吨,增长3.2%,其中食用菌产量增长11.7%。受春寒霜冻天气影响,我区油料、茶叶等农作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产量分别下降2.5%和 19.7%。
上半年家禽业遭遇“流感”袭击,畜禽出栏量明显减少。全区生猪出栏9.5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5.5%,家禽出栏720万只,同比减少14.3%。渔业生产稳步发展,上半年完成水产品产量2.95万吨,增长2.4%。
二、工业发展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区工业保持平稳增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18.5%,增速与广德并列全市第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2.2%,重工业增长16.0%。
工业用电量逐月提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用电量1.8亿千瓦时,增长10.5%。其中6月份当月增长24.1%,表明工业发展态势趋向加快。
今年来,我区工业发展亮点表现:一是轻工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增长速度高于重工业6.2个百分点,重要支撑行业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91.4%)、纺织业(22.7%)、服装服饰业(20.5%)。宣酒集团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富得隆、凯欧等纺织企业的加入为全区纺织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二是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制造业新增3个企业,上半年实现增加值3亿元,同比增长41.6%,对全区工业的拉动效应明显。三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增长加快,增长53.3%,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2.7%,增强了对全区重工业增长推动力。
三、投资增势平稳。
全区投资态势总体平稳,工业和房地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速。上半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6亿元,增长19.9%,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7.9亿元,增长35.2%;完成房地产投资24.4亿元,增长25.7%。全区投资主要特点:一是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投资比重加大,施工项目数及投资额高于上年同期;二是文教卫等民生工程投资扩大,拉动三产投资比重上升;三是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其中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加工业投资稳步增长,通信电子、电气机械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四是宣州经济开发区投资保持良好态势,拉动全区工业投资上升。
四、消费市场平稳发展。
上半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4亿元,增长14.3%,增速居全市第3位。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完成零售额31.9亿元,同比增长18.2%。从限上批零住餐四大行业销售额情况看,批发和零售分别增长17.1%、21%;住宿和餐饮分别增长10.7%、18.6%;从分类消费额看,金银珠宝类、家电和石油类保持较快增长,食品类和汽车类零售额增幅回落。
五、金融、财政运行稳健
上半年实现财政收入16.05亿元,增长17.9%,其中地方财政11.13亿元,同比增长25.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2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1亿元,贷款余额255.3亿元,增加46亿元。
上半年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宏观上分析,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整体发展环境依然趋紧,社会总供给表现相对过剩。从上半年工业品价格指数下降态势反映,工业发展呈现温和调整,其中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下降幅度较大。投资需求普遍降温,观望情绪较浓,其中社会游资为降低风险谨慎入市。与此同时,消费市场热点尚未形成,今年以来,家电、汽车等部分消费热点趋向降温,其主因一是家电下乡、购车补贴等刺激消费利好政策阶段性收结,新的消费增长点还没有生成;二是投资性购房热降温,房地产业上下游建材、装饰以及家电等消费减弱;三是遏制“三公”消费效应明显,餐饮、娱乐等消费下降。,
从区域发展看,上半年我区工业、投资、消费等指标增速虽全市靠前,但均呈回落态势,完成实绩与时序进度相差一定距离;新开工项目数与上年同比减少,其中大项目不足,工业项目不多;住宿和餐饮业消费额明显下降,家电、汽车等市场降温;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较低,产业层次亟待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