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动态

2013年宣州区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4-03-25 09:49 来源: 浏览:
【字体大小:

 

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3年,宣州区农民收入继续增长,达到人均11574元,比上年增加1331元,增长13.0%

一、农民收入结构分析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四项构成,从收入构成看,呈现“三快一稳”的特点。即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家庭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从各项收入比重情况来看,家庭经营性收入仍处于领军地位,工资性收入紧追不舍,二者差距越来越小,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变动较小。

(一)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务工、从事非农经营的活动日益增多,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重不断提高,收入结构在向更稳定更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3年我区农民工资性收入为4925.4元,同比增长15.9%,占纯收入42.6%,比2012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助推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因素一是随着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和农村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劳动力输出,到外地外省打工者越来越多。二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带来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得到了提高。

(二)家庭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

2013年我区农产品价格总体稳定,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为5697.1元,同比增长6.0%。占比为49.2%,较上年下降了3.24个百分点,但该项收入仍然是农村家庭收入的主体,与工资性收入并驾齐驱,处于核心地位。

(三)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同步增长

2013年宣州区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323.9元,同比增长21.2%;转移性收入为628元,比上年增加276.5元,同比增长78.7%。其主要增长点:城镇化建设发展,我区农民的房屋拆迁费、土地征用补偿款以及房屋、土地租金费逐渐增高。

二、农民增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收入逐年增加,但增速却呈回落趋势

2010年至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581元、8938元、10243元和11574元,分别增长17.85%17.90%14.60%13.00%,绝对值逐年增加,但增速却呈逐步减缓态势。

(二)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过大,且增长乏力

从上图表显示,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有两个特点:一是占比达近五成,仍然很高;二是增速逐年降低,增长乏力。

同时反映我区农民收入一方面摆脱了传统经济模式下过分倚重家庭经营性收入特别是农业生产收入的格局,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家庭经营活动的人数规模庞大,怎样才能不断做大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这块“蛋糕”,仍然是各级党政领导关心的问题。

(三)财产性纯收入,占比低,增速起伏大

虽然近三年我区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分别为162元、267元、324元,但是增幅起伏却很大,2011年财产性收入增幅为252.2%2012年为64.9%,到2013年只有21.2%;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该项收入占比很低,只有百分之一二左右。其原因:一是农民财产收入、分步不均衡,结构单一;二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三是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农民抵御风险能力低,影响农民投资选择;四是农村居民自身素质影响财产性收入的获得。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几点建议

从宣州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受其影响,农民增收也存在不确定的因素。如农资价格仍有波动可能性,农民收益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劳动力转移就业、返乡创业的压力很大;支撑收入增长的后劲仍需加强等。要保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需要加强支撑后劲,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工资性收入增长

在农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占四成以上。近年来,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企业增资缓慢,进而影响了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为此,当前如何做好农民务工这项工作更显重要。地方政府应帮助扶持企业克服困难,开拓发展,积极与用人企业牵线搭桥,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引导安置就业,吸纳返乡农民工重新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增长。

(二)加强农技推广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拓展一产增长空间

加快培育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基层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培养和造就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扩大培训规模,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把科技推广着力点放在示范传递上,注重实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提高农业技术到位率。

(三)加快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鼓励创业增收

鼓励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改善创业环境,扩大创业领域,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实现创业的生动局面,有效带动农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和务工工资水平的迅速增长。

(四)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稳定农资价格

农业在产业链上所处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农民对农业产业利益的占有不完整,农民的增收也因此受到影响。保持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对农民增收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要让农产品价格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同时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从农产品价格上涨中获得利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