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召开一年来,我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社会转型时期新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线,在加强城乡建设和管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程、加强道德建设、打造志愿服务品牌等过程中,顺势而为、主动作为,拉高标杆、创新举措,全民参与、狠抓落实,做到老品牌有新亮点、新品牌有新举措,全力塑造精神文明创建新优势。一年来的创建成果使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多,幸福感越来越浓,精神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一、着力城区创建,让城市空间越来越文明。重点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下功夫,提升建管水平,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品位,让市民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创建的魅力。老旧小区整治方面,投入820多万元完成集中整治项目245个,常态化应急维修项目284个。完成城区河道清淤整治65条。交通秩序整治方面,开展市区电动车、燃油助力车交通秩序专项治理行动,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700余起,及时曝光市区部分典型交通违章行为。小餐饮整治方面,开展校园周边、景区周边、车站周边小餐饮整治行动,积极开展“示范街”、“示范店”申报和小餐饮的整治行动。市场秩序整治方面,共清理乱摆乱放、乱披乱挂86处,占道经营56处。加强保洁力度,重点清扫市场卫生死角、市场积存垃圾,共清运市场积存垃圾约23吨。深化“联点共建”,将111个区直单位、文明单位联系五个街道的19个社区(村),实施干部入户工程,将市直区直单位5234名干部按照“联点共建”方式包户联系40854户居民,集中开展入户走访4轮。同时,在推动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上下功夫,做到创建立体式、全覆盖。
二、着力三线四边,让美丽乡村越来越美丽。一是 “三线四边”环境治理,对宣港、宣宁等七条重要交通干线实施了绿化提升工程,沿线沿边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推进农村清洁市场化运作。二是美好乡村建设,开展了13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和50个自然村整治工作,乡村整体面貌得到改善。三是集镇环境整治,清理占道经营、乱堆放、乱搭建、乱披挂共1824处、共清理违规广告1824处,拆除各类“非标”361块,拆除新增违法建设116处4786平方米,拆除存量违法建设27处9058.35平方米;
三、着力素质工程,让道德滋养越来越丰润。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渗透力和覆盖面,努力营造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提升人的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一是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程,深入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建好用好管好17个乡村学校少年宫。二是加强好人宣州建设。扎实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4人被评为“安徽好人”, 2人被评为“中国好人”。三是开展道德讲堂创新活动,在全区各乡镇全面组织开展“道德讲堂”建设,以一个省级文明单位、一个街道办事处共同结对若干乡镇,全区共结对形成7个小组,2015年开展道德讲堂活动百余次。四是开展最美行业人物评选活动。共评选出最美乡村干部、最美乡村医护、最美乡村教师各10名。五是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活动。成立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筹建“志愿服务平台系统”,建立区志愿者和志愿活动规范化管理的常态化制度体系。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核心价值观宣传”、“小手拉大手”、“交通文明引导”等多个品牌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目前全区已有志愿服务队170余支5.5万人。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氛围浓郁。
四、着力常态长效,让幸福指数越来越提升。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保持文明创建的常态长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为人民办实事的直接体现。一是拧紧“领导抓、抓领导”的组织链条。调整充实文明创建指挥部,进一步理顺“8+4”工作机制。健全区四大班子领导联系乡镇、社区、路段,走访住户及区直单位包保路段、负责网格、联系住户、帮扶中心村的联系工作机制。按照“往前站、向我看、领着干”要求,落实创建“一把手”负责制。增强基层创建力量,在市区街道按副科级配备文明办专职主任,在城区社区配备1-2名专职文明创建指导员。二是健全“盯着抓、务实干”的推进机制。健全项目化管理机制,排出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做到“定人、定责、定进度”。健全综合调度机制,坚持区创建文明市指挥部常务指挥班子月调度、各专项工作组和系统文明委半月调度,强化现场调度、分类调度、即时调度。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将创建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三是营造“广参与、齐出力”的创建氛围。大力宣传报道创建先进典型,加大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充分激发基层群众参与创建原动力。四是完善“主体清、导向明”的考核体系。完善市区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核办法和文明镇、村测评体系。严格考核奖惩,对推诿扯皮、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及干部严格问责,对创建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