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区抗洪救灾好人速记(三)
范益景 寒亭镇人,连续17个日夜,坚守在双桥联圩抗洪抢险第一线。在抗洪一线,他是水上抢险救援分队的操舟手,每天都要穿越在布满电线杆、桥洞、渔网等障碍物的洪水中,连续工作20个小时。7月5日,他在赶赴任务地点的途中,冲锋舟螺旋桨出现故障,面对突发状况,他沉着应对、冷静处理,充使舟平稳靠岸。经过紧急处理,最后排除了险情,成功完成任务。
魏山 狸桥镇人,6月20日,特大暴雨导致狸桥镇山河埂全线告急。在灾情面前,社区民兵魏山冲锋在前,奋力组织党员群众抢险自救。6月26日晚7时,他接到镇人武部部长电话通知,迅速赶赴集结点,前往姜家圩抢险救灾。6月28日,暴雨再次来袭,他又回到山河埂继续抢险救灾。7月2日,他根据镇统一安排加入到了狸桥河险情发生处,连续作战。
吴秀华 向阳镇双河村人,爱心公益联盟成员,自7月3日双桥联圩避险群众转移以来,他自愿连续8天在各个安置点从事物资搬运工作,经常白天在安置点参与志愿服务,晚上自发地赶到圩埂上参与救援。7月10日下午,因疲劳过度,在搬卸货车物资时腿部摔伤骨折,住进了医院。他自去年参加爱心公益联盟,几乎一次不拉的参加联盟活动,还将自己租的房子让给有困难的工友居住。
张治中 溪口镇人,老退伍军人,7月1日,养贤宝圩大堤告急,他在接到溪口镇党委紧急指令,立即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4名民兵到镇政府结集,与其他村30多名民兵会合,组成抢险突击队,迅速赶往养贤乡宝圩带领他们装沙袋、运沙袋封堵垮塌口。
吴德艳 自洪灾发生以来,区法院“50后”党员干警吴德艳被安排在了受灾群众安置点做服务工作。自7月3日进入市十二中群众安置点以来,老吴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转移癫痫病患者;照顾腿部溃烂的患者;为受灾群众解决生活琐事;联系法官为避险人员提供必要法律咨询等等。连续8个昼夜,老吴已经在6号楼为60多名受灾群众服务。
吴旻珺 新田镇人,身为派出所的一名民警,他放下出生不足十个月的儿子,连续半个多月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6月28日、7月3日,他多次不顾大雨,穿着救生衣,携带救生圈、安全绳等工具,带领民警涉水进入被淹低洼地区,挨家挨户搜救转移被困群众。
徐祖兰 双桥街道办事处双桥居委会副主任,在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她带病参战,率先垂范,巾帼不让须眉。6月20日,得知双桥老街堤段发生大面积塌方、滑坡,在医院治疗的徐祖兰拔掉点滴瓶针头,加入了抗洪抢险的队伍,做好抢险后勤保障工作。7月6日,双桥联圩溃堤后,一夜未合眼的徐祖兰不顾个人安危,拖着病腿,带上身边的社区干部和办事处干部开始新一轮巡查,在很深的脏水中来回奔波,督促、劝导受灾群众安全转移。
陈国峰 济川街道东河社区主任、社区应急抢险队队长。6月28日,宣城城区遭遇了特大暴雨洪灾,陈国峰及时带领抢险队员赶赴地势低洼的老船厂宿舍、东河新村,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趟着近1.5米的积水,来回十多趟,帮助群众转移搬运贵重物品,并采用人背肩抬方式,借助橡皮筏,帮助20多名受困群众安全转移。7月8日,洪水退却后,他又在第一时间踩着淤泥到受灾户家中了解情况,统计受灾情况,统一分发受灾物资,组织人员对灾民家进行了消毒灭菌。
李忠勇 寒亭镇南村丁王冲村民组人,暴雨侵袭时,他家因地势较高而幸免,但依旧有10亩烟田受损、2200张秧模被毁。种烟烤烟技术,烤烟过程更是容不得丝毫疏漏,稍有懈怠就可能毁了所有的烟叶,而李忠勇正处于烤烟关键期。然而面对洪灾,李忠勇放下手中的活,加入到了圩区抢险救灾过程中,奋斗在宝圩、朱桥圩区第一线。
张景 水东镇人,7月3日凌晨1时,水东镇天元农家乐旁的池塘里传来了微弱的呼救声,刚刚就寝的张景隐隐听到呼救声,他警觉的冲出房屋,顺着呼救声跑去,看见有个人影在水中挣扎。张景纵身一跃,奋力游到落水人身边,圈住她就单手往岸边游。之后,张景即刻拨打了水东派出所电话,将老人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施大兴 文昌镇人,身为村民组长的他,自发生持续强降雨以来,就一直奔赴在查看涝口、涵洞和水闸情况的路上。6月28日,文昌水情告急,施大兴从傍晚开始一直到次日凌晨三时,带领村民两次到羊湖涝、吴村排水沟下水堵漏。之后,又赤脚奔赴在各个抢险点上。
夏昌福 寒亭镇人,6月20日,寒亭镇普降大雨后,抢险救灾先锋队队长夏昌福立即率领60多名队员乘上冲锋舟,兵分三路向九个村民组进发。在汹涌湍急的洪水中,夏昌福带领队员们一步一步推着皮划艇艰难前行。到达村庄后,顾不上休息,他们迅速开展了救援。在此次抢险救灾中,夏昌福带领的先锋队成功参与了各项应急处置,紧急转移400多名受灾群众,解救洪水围困249人,受到了群众的赞扬。
杨伟、付丽红 来自山东的杨伟和河北的付丽红都是河海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夫妻俩也是区水务局的中坚技术力量。自6月20日受命以来,杨伟一直辗转在狸桥联圩、卫东联圩、姜家圩等重点圩口,查看险工险段,协商处理险情。付丽红作为水库安全运行的技术负责人,每天都一遍遍打电话问情况,发通知,冒雨查看、处置狮子头等水库坍塌险情。两位年轻人,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普通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与坚守。
何一龙 宣城人,现为阜阳市靖波中学体育教师,7月2日开始在安置点当志愿者。连日来,他一直坚守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看守、搬运整理物资,经常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至到凌晨才回家。虽然连日的工作很辛苦,但何一龙告诉记者,自己无法去一线,只有在后方尽力把志愿服务工作做好,只要有需要,累一点也不要紧。
葛大兴 溪口镇金龙村人,身为民兵营长的他,在安排好村内的防灾任务后,立即抽调了十几名基层民兵,一次又一次奔赴圩区抗洪抢险。大圩暂时保住,但思想不可麻痹,鉴于金龙村基干民兵人数有限,他又积极发动在家的年轻党员群众,组成了第三梯队,准备随时再次奔赴抗洪一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