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动态

坚守岗位乐奉献,巧筹善谋为群众——记共产党员、市三中办公室主任徐旺林

发布时间:2016-07-15 17:19 来源:宣城市第三中学新闻发布 浏览:
【字体大小:

     “徐主任跌倒了”随着路边人们的惊呼,三中安置点很快就传遍了这个消息。“他,太累了。”“多认真的老师啊,也不爱惜身体!”“徐主任,他是为我们这些受灾群众累倒的。”安置点的群众们都被这个消息惊呆了,特别是亲眼见到徐旺林因跌倒满嘴鲜血,牙齿脱落,右手腕软组织受伤的痛苦样子,大家都感到万分难受。

    市三中办公室主任徐旺林,在安置点工作岗位上坚守了八天,终因劳累、体力透支,在学校办公室门口不幸跌倒,当即被送往医院治疗。徐旺林以他的行动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在抗洪救灾的大风大浪中,展现了一位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风采。

   心系灾情,临危受命

    六月以来,宣城暴雨如注,河水暴涨,险情一天比一天严峻。临近期末,尽管学校工作紧张繁杂,作为办公室主任的徐旺林,仍时刻关注着汛情的变化。特别是当十二中作为宣州区学校第一批安置点之后,徐旺林就预感到这次洪灾将对学校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在区教体局副局长袁长清的统筹安排下,市三中就做好了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7月6日上午6:30,学校接到通知,被确定为避险群众安置点。8:00,由徐旺林牵头布置,学校召开紧急行政会,部署相关工作,成立了后勤保障、应急安置、安全保卫、宣传接待等工作小组,并决定以学校班主任为主体积极招募志愿者,徐旺林任宣传接待组组长,同时负责救灾物资管理工作。下午1:00,学校组织召开志愿者工作会议,对近百名志愿者做出明确分工。会后,徐旺林立刻和志愿者们一起奔赴男、女生宿舍,腾空、清扫、整理学生宿舍。

     7月7日下午6点,宣城三中安置点迎来首批来自沈村胜利村、太阳村、双塘村近100名避险群众。宣城三中第一时间进行妥善安置,并详细登记入住人员的相关信息,按人发放生活必需品,引导就餐、洗浴,安排教师值班……

    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每个安置工作细节都凝聚了徐旺林的心血。当晚,徐旺林组织了避险群众生活必需物资的登记发放,前往寝室安置受灾群众,紧急处置各种突发事件,一直忙到深夜才得空歇下来。第二天一早不到六点,徐旺林又出现在安置点紧张劳碌地工作着。

巧筹善谋,无私奉献

    7月8日晚,安置点人员基本稳定下来,生活设施完善,后勤供给充足,安置点做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灾民文化建设上来的决定。因为,只有丰富灾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家才能获得心安,心安才能忘记痛苦,忘记痛苦才能有勇气战胜困难。

    此时,负责宣传接待等工作的徐旺林,根据安置点临时党支部的要求,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他们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秩序,成为灾民群众的心理疏导员,及时将灾民群众的需求反映到安置点,并协助妥善解决,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在宣传组的安排下,市三中充分利用艺体资源,发动艺术教师、在校学生以及回到母校做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每天晚饭后为群众义演,为灾民群众奉献精彩的文艺节目,此外还派专人负责,组建了一支广场舞队伍,会跳的参与其中,不会跳的充当观众,其乐融融。

    每天上午,徐旺林都还要到十二中救灾物资发放点去领取赈灾物资,然后安排人登记造册,每一项物资的领取和使用,他都亲力亲为,细致安排,统筹兼顾。

    白天,为了让受灾群众了解时事新闻,徐旺林负责为群众播放电视,到了晚上,他又从学校搬来投影仪,在食堂的大厅里,亲自操作为群众播放电影,播放完毕又将仪器设备搬到办公室,每晚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安置点。

    如此紧张的工作中,每天中午,徐旺林都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靠着椅子小憩一刻。从不离开学校半步。徐旺林想到的是,安置点的工作随时都有问题发生,安置点的群众毕竟文化层次不一,随时都需要调解和安排。连续的工作,使徐旺林的腰椎间盘旧伤复发,甚至直不起腰,但是,他从不对其他老师提起,总是忙前忙后,不叫一声苦,不说一句累。每天晚上,直到十点过后,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直到很晚才能休息。

    洪灾无情人有情,患难之中显本色。徐旺林在这次抗洪救灾的工作中,勇挑重担,不辞辛苦,巧筹善谋,无私奉献,充分体现了一位教师的平凡而又高尚的精神品质,彰显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郑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