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向质攀登,发展驱动力增强。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建成高标准农田6000亩,找回耕地531亩,年生产粮食5.65万吨,实现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建成省市区“精耕细作”示范点4个,示范面积1500亩。再生稻示范片现场测产,创全省再生稻头季最高单产纪录。大力推动农事大托管服务,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率99%,农机保有量全区第一。成功举办“银农”现场对接会10场,发放信用贷款50户15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村7个、分红村7个。
文旅向新追赶,全域影响力提升。“廊道+”全域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宣泾高速(杨柳站)全线贯通,“四通八达、交旅融合”生动局面初具规模。文旅热度持续升温,第三届葵花节、蛇年村晚等活动精彩纷呈,现场参与人数超3万人次,网络直播观看突破10万人次。“微场景”“村咖”“研学”等新业态崭露头角,文旅新势力迎来蓬勃生长,新龙村农旅学综合示范基地好评如潮,接待研学团队3000余人次。肆野露营基地火爆出圈,客流量达5万人次,辐射带动周边经济收入达500万元。柿木村原舍依田、听三田舍民宿入选安徽省首批皖美金牌、银牌民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