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维护老年人权益,让他们在物质与精神上都能得到妥善照料,是社会持续关注的重要议题。近日,古泉镇综治办携手派出所,成功化解了一起赡养老人纠纷,以温情行动捍卫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亲情纽带再次紧密相连。
81岁高龄的邵某,老伴多年前离世后,一直独居在农村老家。如今,老人不仅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还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邵某育有两个儿子,均已成家立业。然而,在老人赡养问题上,兄弟俩却争吵不断,互相推诿责任。此前,镇村两级多次介入调解,可惜都未能促使兄弟俩达成赡养共识。老人因精神问题,也给邻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一定困扰。
赡养老人,不仅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更是子女不可推卸的法定义务。面对这一情况,近日,镇综治办与派出所再度展开调解工作。工作人员积极与兄弟俩深入沟通,耐心倾听他们各自的诉求,仔细梳理赡养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双方争议的根源所在。
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灵活运用“背靠背”与“亲情唤醒”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法律层面严肃指出子女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和责任,明确告知不履行义务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从人情角度出发,唤起兄弟俩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深厚情感,引导他们回忆成长过程中母亲的艰辛付出。工作人员耐心疏导双方的对立情绪,通过深入浅出、情真意切的释法明理,让兄弟俩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体谅。
经过两个多小时面对面的悉心调解,兄弟俩的态度逐渐软化,对立情绪也慢慢消散。最终,在综治办和派出所的见证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赡养协议:兄弟俩需在当日将母亲送往四院进行检查治疗,同时明确了赡养义务——每人轮流赡养母亲半年,由小儿子率先开始。赡养期间,老人产生的医药治疗等费用,凭有效票据由兄弟俩共同承担。
至此,这起备受关注的赡养纠纷成功画上句号,兄弟俩也重归于好。此次调解不仅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更让社会看到了法律与亲情在解决家庭纠纷中的强大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