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优化组织协调、强化数据审核、推动成果应用,抓好环境统计工作,为区域生态环境决策与管理筑牢数据基石。
精心组织,协同联动聚合力。统筹协调职责分工,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骨干齐参与的工作格局;传达学习防范生态环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文件精神,注重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组织召开环境统计工作部署会,明确各阶段任务时间节点,细化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加强与区内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与统计、工信、发改等部门定期开展数据比对与交流,及时获取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基础数据,避免数据重复采集与统计偏差,为环境统计提供多维度信息支撑。
严格审核,确保数据高质量。严把数据审核关,建立多层级审核机制。在企业直报阶段,安排专人对企业填报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对数据波动异常、逻辑关系不符等问题及时与企业沟通核实,指导企业修正完善。初审完成后,提交省级审核,对数据进行二次审核,重点审查污染物排放总量、能源消耗等关键指标的合理性与一致性。针对存疑数据,开展实地核查,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详细了解生产工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确保数据真实反映企业实际排污状况。已完成全区135家排放源企业环境统计任务,修改14项63个具体问题,环境统计年报均通过集中审核。
深化应用,服务决策促发展。该区注重环境统计数据分析与成果转化,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定期对环境统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绘制污染物排放趋势图、行业污染分布地图等,直观展现区域环境质量变化态势和污染源分布特征,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提供数据导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