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养贤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的动力引擎,构建以“网格”为工作基础的治理模式,延伸服务触角,基层治理能力不断强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加强统筹协调,实现“棋盘布局”。一是高站位推动。打造党委领导、多方协同的治理模式,制定印发《养贤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方案》,将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纳入基层党建重点项目清单。二是全面式学习。充分发挥理论学习在网格管理中定标明向、凝心聚魂的作用,将《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摘编》列入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的学习内容,推动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2024年以来全乡开展各类学习宣讲40余次。三是沉浸式开展。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针对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等问题,研究解决举措;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办网格管理有关党建项目,确保合力攻坚、取得实效。
聚焦精细管理,实现“一网到底”。一是科学设置划分网格。聚焦科学合理、保障到位,聚力提升基层党组织保障水平。根据地理位置、村民小组等因素,科学布局82个网格,配备党员网格长82人、网格员110人,实现了网格的全覆盖。二是职能整合“延伸触角”。将基层党建、文明创建、综合治理、矛盾化解、公共服务等多项功能融入网格化管理中,健全分析研判、清单管理、信息报送等网格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了“一网多用”的格局。三是线上线下排忧解难。线上,通过乡创新打造的“你提我办”小程序、微信群等渠道,及时收集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线下,推行网格化议事,搭建“乡村夜话”等平台,以开展为民办实事等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网格员“熟村情、晓民意”的工作优势,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帮助群众解难题、纾民困、解民忧。2024年以来,全乡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91起,化解率达98%。
积极投身参与,实现“多元共治”。一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引导基层组织围绕基层治理需求设定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内容,面对防汛抗洪、森林防火等大战大考,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三个一线”行动,引导党员冲在前、作表率。二是鼓励广大群众齐心参与。广泛发动党员、辖区热心群众积极参与到政策宣讲、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志愿服务工作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阵地功能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20场次,党员群众归属感满意度大幅提升。三是引导各类人才建设家乡。积极开展“找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留住一批毕业大学生到一线服务基层治理。安排网格力量结对联系驻外流动党组织,回引各类人才参与村组建设各类活动,群众参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热情显著提升。实施“青苗计划”,将流动党员、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务工能人等纳入村干部后备培养,进一步激活网格治理后备力量“一池春水”。
鼓励榜样带动,提升治理效能。一是挖掘身边榜样典型。挖掘好宣传好身边典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今年以来,共评选身边好人16人,优秀志愿者8人,召开先进典型分享交流活动2次,掀起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热潮,带动群众自觉参与乡村治理。二是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等特色队伍10支,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爱心助老、助企发展等领域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惠及村民群众300余人。积极引导各村“五老”队伍发挥余热,利用自身经验威望,经常性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主动参与化解群众矛盾,不断丰富治理载体。二是落实议事监督机制。推行村党组织领导、村委会负责、群众广泛参与的协商议事机制,加强和规范农村党务、财务公开工作,动员党员、村民代表、乡贤等广泛开展议事协商,激励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由“旁观者”变身“参与者”。2024年以来共组织召开网格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协商议事会80余次,解决民生问题60余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