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守牢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推动经果、花卉作物“上山进园”。2022年以来,全镇耕地恢复700亩、新增耕地410亩、整治耕地撂荒70.23亩。2023年,粮食种植面积12万亩,水稻种植面积位于全区首位,年生产粮食6.5万吨,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
二是建好基本农田。将高标准农田项目与烟草系统实施的高标准烟田等项目统筹实施,亩均投资标准达到5500元/亩。“十四五”以来,全镇累计投入资金8690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个、3.90万亩,现有高标准农田5.88万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81%,夯实了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杨柳社区2022年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2590亩,实施后亩均增产80斤,每亩租金增加120元,实现了增产增收和节本增收的双重效益。
三是优化布局调整。坚持全域规划、整村推进、分类实施,根据耕地力、地形条件及农民耕种习惯,将全镇农田划分为烟稻、双晚、稻油、稻麦轮作4个区域,实现田块与路相连、渠相通、电相接,同时对各区域内规模种植户逐一建档立卡,实时掌握耕种进度和生产状况,做到精准帮扶、科学调度,及时协调农机具和农资供应,保证农事不误农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