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宣州区积极下好场馆提质、群文活动、文艺创作三步棋,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一是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质效。大力推动公共文化场馆转型升级,打造公共文化空间4家。区文化馆实施配套建设维护提升工程,全年服务到馆群众约1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组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56场,开展线上数字化服务约200场;继续开设2024年春季、秋季群众文艺公益培训,培训人次达7000人。区图书馆服务读者13万余人次,图书借阅量13万余册,开展各类阅读活动70余次,实现市、区图书通借通还等一体化服务。
二是丰富群众文化活动。聚力打造“南摇滚北龙舟,面上有村晚”的宣州文化IP,首次举办江南天路摇滚音乐节、水阳江龙舟邀请赛,举办“和美乡村·家门口的村晚”20场(已举办15场),现场累计观看超14万人次,网络点击量超180万次,激发乡村自办“微型村晚”100余场,带动文旅消费超2000万元。我区打造“村晚”品牌的做法被《安徽文旅工作交流》采用。《光明日报》对我区打造“村晚”品牌的做法予以报道。全年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194场,并成功举办宣州区少儿书画大赛、“歌声飘过75周年”宣州区民族声乐作品音乐会等品牌活动。
三是加强文艺精品创作。粉笔《对镜贴花黄·之四》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安居乐业》入选“陆海之约”——西部大地情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火树银花》入选第三届“精神·图式”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完成省级非遗保护资金项目,复排皖南花鼓戏大戏《大清官》。皖南花鼓戏《互害记》入选2024年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小戏孵化计划。成功创作歌曲《纸韵千年》、小品《我要上村晚》,并分别荣获宣州区第六届新时代文明实践艺术化宣讲比赛第一、第二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