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宣州区教体局坚持力度不减弱,措施不走样,责任不缺位,紧盯问题抓整改,聚焦短板促提升,确保各项民生实事工作推进有力有序。
一是提高服务意识,强度不减弱,让工作举措有力度。利用宣州区创评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的契机,开展城区公办园与城区民办园、乡镇公民办园结对帮扶活动,扩大优质公办幼儿园的引领辐射带动功能,全面提升被帮扶幼儿园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真正实现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利用延时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精准管理幼儿园延时服务工作,要求有条件的幼儿园结合园所特色、地方文化充实延时服务内容,拓展“自选动作”,促进延时服务的精细化和有效性。
二是营造宣传氛围,形式不单一,让宣传氛围有温度。区教体局年初即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加大民生实事宣传密度、力度、强度。督促各学校采取班会、校会、发放宣传资料、致家长一封信等加强政策宣传;同时,充分依托互联网、微信、抖音、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延展宣传范围,着力扩大宣传覆盖面和时效性,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满意度。截止2024年9月,已编撰五期《宣州教育信息-民生实事专刊》,及时宣传、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
三是创新工作思路,措施不走样,让学习形式有宽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老有所学的课程内容,并结合本地实际推出“六个结合”的学习形式。在全区层面上不断强化统筹调度,实现“三级联动”,全面建立电子档案,推行周报制度。截至8月底,全区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6.3万人,新增老年学员0.53万人。2023年飞彩街道老年学校、古泉镇老年学校、狸桥镇老年学校荣获“省级示范校”称号。
四是做好要素保障,责任不缺位,让资金保障有强度。四项民生实事项目在预算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不等不靠,积极对接,争取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等方式,整合各类资金资源,其中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方面争取上级资金1761.44万元,多方筹资,投入6亿多元完成2024年中心城区学校新建、改扩建任务,保证了市二小(改扩建)、市实验小学烟雨路校区、滨湖学校、宣城市高级技工学校新校区等如期建成招生,补齐了民生实事短板,有效推进民生实事工作的顺利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