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宣州区抢抓“双碳”机遇和新能源发展窗口期,将资源开发和装备制造业培育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项目调度,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不断开创宣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强化规划引导。制定并出台了《宣州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及招商图谱》,明确“建设光伏TOPCon全产业链——发展其他光伏电池产业配套——打造电化学储能电池产业配套——探索培育氢能产业”发展方向及目标。印发《宣州区新能源充电设施专项规划(2023-2035年)》,明确17个乡镇的政府机关、商业设施、交通枢纽等公共停车场建设不少于3363个公共充电桩。
二是精准招商引资。2024年1-6月,签约新能源产业项目8个,总投资额106.27亿元。其中,宣城市旭阳新能源有限公司62亿元新能源产业项目、安徽电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5.5亿元电子产品用材料和新能源产业项目、宏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11.2亿元水东200MW/400MWh储能电站及相关配套生产项目、安徽宣阳电源科技有限公司1.5亿元年产1GWh先进储能装备制造项目等完成备案。巨灵智能制造(宣城)有限公司4亿元新能源及半导体高端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苏州罗克莱科技有限公司10.5亿元双金属复合焊管及核能制氢高端装备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三是项目牵引动能强。引入宏润新能源、阳光新能源等重点企业投资,宏润新能源5GW光伏组件、阳光新能源镇阳20MW/20MWh储能电站、阳光新能源养贤乡1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投运下,宏润新能源10GW电池片、2023年省竞争性配置520兆瓦光伏风电、安徽斯亚迪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进一步完善我区新能源产业布局。
四是产业产值增长快。现有规上新能源产业企业21家,其中制造型企业16家、风光发电企业5家。2024年1-7月,21家规上新能源企业产值14.84亿元(占全区规上企业产值7.08%)、增长35.65%。其中,风光发电企业产值1.89亿元、下降2.6%,制造业企业产值12.96亿元、增长43.8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