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细落实家长学校管理。全区211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建有家长学校,达到“十有”“五落实”标准。建立家长学校工作制度。由校长、德育负责人、教师等组成校务管理委员会负责家长学校日常管理事务,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管理委员会会议。组建由校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五老”、家长志愿者组成的家长学校教师队伍,统筹开设课程,每年不少于5学时。大力学习宣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作为重要课程内容,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巡讲、报告会、家长沙龙等活动,教会家长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引导孩子,确保学生心理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每学期全覆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践活动,参与家长10万余人次,架设了家校沟通桥梁,强化了家校合力。同时建立家长学校督查考评机制,每年进行专项检查评估。2024年我区有4篇作品入选宣城市家庭教育优秀课程库。
打造社会良好育人环境。每年通过新闻媒体、官网、公众微信号等途径,发布《致全区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持续增强家长责任意识、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3月23日,举办了“宣州家长大学堂”2024年第一场报告会,合肥市教科院李妮受邀作《从心理解孩子,从心理解自己》家庭教育讲座;4月12日,“宣州家长大学堂”第二场报告会邀请医学博士、国家二级咨询师郭安凤开展《读懂青春期,从“心”开始》专题讲座。目前,全区34个城市社区、183个村(含农村社区)全部建有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其中“市级示范”19个;全区城乡社区(村)儿童之家建设覆盖率100%,其中“市级示范”44个。2023年11月10日,《安徽日报》刊载《家校社协同育人,宣州区这样做》,介绍了我区近年来构建全链条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经验做法。建立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通过统筹部门资源,强化经费保障全力打造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精心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开展“我爱我家、书伴成长”读书分享活动,推动广大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培育良好家风,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开展“春蕾计划”等关爱活动,持续关注留守儿童,促进广大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筑牢全方位心理健康预防体系。持续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行动,分年度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心理健康定期量化测评制度全覆盖。推动健全社会心理援助体系。区教体局联合区卫健委、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和各医院、心理专业机构等多方社会力量,围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强化“医教协同”,努力构建青少年心理关怀联动机制。4月初,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的通知》,就全面加强协同育人,要求各学校每学期全面加强协同育人工作举措,努力打造“八个一”,即:一个落实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工作方案;一次全面家访;一次心理健康交流活动;一次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主题教育;一次校家沟通;一次家庭教育指导;一批社会实践育人基地;一系列社会实践育人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