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先行。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四有”工作进程,公布古窑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文物保护单位文字档案,安装具有标志说明的保护碑,聘请文物保护员,加强保护区巡查,确保宣州窑本体安全。
丰富遗存。组成专门调查小组,加大对宣州窑调查的力度,共发现古窑址6处8个点,皆在狸桥镇,通过定位、文字描述、拍照、绘图等基础信息采集,一处一档,建立6处窑址的电子“身份证”,及时补充增加窑址数量。
申报“国保”。积极推进宣州窑国保单位工作计划,主要领导带队与安徽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接联系,了解申报信息,商讨启动考古发掘事宜,已收到考古所提供的《宣州区宣州窑遗址2023年度考古发掘的申请方案》,适时启动发掘工作。
扩大影响。励支持出版或发表宣州窑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在各类媒体和专业期刊上,做好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和科普工作。鼓励宣州窑研究会邀请李广宁、张居中等知名陶瓷专家加入,通过他们的学术影响力,助力宣州窑扩大知名度。建立宣州窑专题展览室,举办多场宣州窑展览,让宣州窑的光辉历史展现在世人面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