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网站信息报送

宣州区:古泉镇平整田畴起粮仓

发布时间:2023-12-15 08:36 来源:宣州区政府(办公室) 浏览:
【字体大小:

寒冬来临,热度不减。眼下正值农田建设的黄金时期,在宣州区古泉镇邵村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只见田野上机声隆隆,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农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轮番作业,目之所及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该项目于今年8月份正式开始施工,土地平整总任务3500亩,预计12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建成之后粮食亩均单产将增加50公斤以上。”宣州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人王世云介绍,项目开工以来每天投入机械30台,施工人员60多人,截至目前总工程量已完成90%,土地平整已完成3000亩。

经过施工人员紧锣密鼓地建设,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现代化农田已初见雏形。与传统农田相比,高标准农田更注重提质、增效、节本。“以前都是巴掌田,土地分散难管理,也不利于机械耕种和收获,粮食产量提不上来,种粮大户都不愿意承包。”邵村村党支部书记包小春说道,现在田块变大了,统一灌溉不仅方便还节约了种植成本。今年还开发出来了三百多亩无人耕种的撂荒地,增加了耕种面积。

高标准农田建设后,不仅提升了该片区域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为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打下坚实基础,村民的收益也提高了。包小春算了一笔账,在没有建设高标准农田之前,土地租金是100-300元一亩,但是现在建设高标准农田后,一亩的农田租金已经达到了300-500元。经过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流转,过去村民大户不愿意承包种的“巴掌田”成了如今的“香饽饽”。

“我从2008年就开始承包土地种水稻了,以前的地块又窄又小,田间道路坑洼不平,浇水难、犁地难、收割难。”看着过去零散分布的“巴掌田”,正在变成集中平整的“整片田”,古泉镇种粮大户邵惟华感慨道,现如今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耕地质量提升促进粮食增产,旋耕机、拖拉机、收割机都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省时又省力,耕种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今年准备多承包100亩地。

平整田畴起粮仓,沃野欢声织锦绣。邵村村高标准农田只是宣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宣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5万亩,其中新建2.5万亩,改造提升1万亩。粮仓更满、农业更强,改造提升后的高标准农田,不仅能够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也让农田生态条件和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有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