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扎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积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一是规划引领、科学布局。以《宣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指引,系统谋划环境风险防范、生态保护修复。梳理绿色发展转型类、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类、环境风险防控类工程,为宣州区生态环境安全打好基础。
二是生态修复、治污增水。以修复治理工程、生态共保联治为抓手,持续构建“两江一湖”水生态保护格局,加强重点跨界河流、湖泊水质断面管控和日常巡查,建设白马宕湿地建设工程项目、水阳江(水阳镇段)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与水生态修复项目,用湿地、生态塘库、滩涂地截流治污。目前,正在推进编制水东镇水阳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水阳江水东段水质,同时谋划增加入南漪湖支流双桥河水量,为南漪湖补充优良水源。2023年以来,南漪湖湖心、管家渡国控考核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和Ⅱ类,获得省级生态补偿资金872.5万元,补偿金额在全市各县(市、区)中位列第一。
三是常态巡查、扎实护绿。持续组织开展宣州区自然保护地整改问题“回头看”。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开展整改,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问题线索实地核查,举一反三强化问题点位整治,今年2个问题点位已完成整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