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三季度,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5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个,增长4.2%,居全市第4位。50个文化企业中宣州区37个,市经济开发区13个。三季度我区规上文化企业发展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一、总体运行情况
(一)文化制造业单位增加明显。前三季度,我区规模文化产业法人企业数50个,其中文化制造业企业29个,文化批零业企业6个,文化服务业企业15个。与去年同期相比,文化制造业增加3个、文化服务业减少1个,文化批零业与去年同期持平。
(二)企业盈利能力不足。前三季度,我区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6570万元,同比下降4.1%。营业收入绝对量全市排名第2,增速排名第4。实现利润总额4309万元,同比下降4.4%。
(三)规模文化制造业产值下降明显。前三季度,29个规模文化制造业企业产值同比下降11.2%,增速全市排名第4。增速高于全市1.8%。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2.6个百分点。
2023年1-9月规上文化制造业产值增幅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经营状况不如同期,综合竞争力不强。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136570万元,只占全市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24%。户均营业收入2731万元,全市户均营业收入3530万元,不及全市平均水平的78%。
(二)超过两成企业存在退出规上企业库的风险。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年底拟退库企业有11个,其中文化制造业5个,占文化制造业比重17.2%;文化批零业1个,占文化批零业比重16.7%;文化服务业5个,占文化服务业比重33.3%。2024年拟退库企业2个,全部为文化服务业企业。
(三)文化制造业结构单一,地域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缓慢。29个规模文化制造业企业,包装印刷占13个。反映区域特色的文化制造业如宣笔、宣砚发展缓慢。宣州区有宣笔生产企业3个,分别为安徽省宣州宣笔厂、安徽省宣城市张苏笔庄、安徽省宣城市宣笔有限公司。其中以宣州宣笔厂规模最大,有从业人员12人,年产宣笔约3万支,年营业收入80万元,还远达不到规上企业要求。
三、几点建议
(一)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为契机,摸排辖区内文化产业企业,加大培育入库力度。首先,核查可能达规的文化企业申报规上限上企业,争取将拟纳入单位尽快申报纳入平台,不断壮大规模文化产业单位队伍。其次,做好一套表平台中单位的梳理工作。加强文化产业与工业、商贸和服务业专业的联动,确保规上文化产业单位行业代码编制准确、不错不漏,将符合条件的单位向上级申请补充认定为文化产业单位。
(二)夯实传统文化产业基础,积极扩大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当前,制造业仍然是我区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确保传统文化产业制造业的稳定发展是保证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的保障。尽快推动包装印刷、颜料制造产业摆脱当前增速低迷的现状,确保四季度及明年稳定增长。
(三)抓好政策落实,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要以《宣州区促进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3年版)》为契机,结合地方文化特点,各部门、行业发挥自身优势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工作,督促文化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担起文化发展责任,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