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兴农,科技先行。在今年 “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轮作与共生技术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以前,上海海洋大学洪林科研中心基地已经研究这个命题已久。
一是,为不断提高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科技水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宣州区生态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2018年开始,上海海洋大学洪林科研中心筹建,与宣城市宣州区农业农村局、洪林镇人民政府等进行“产学研”的深度合作,根据皖南地区的土壤、气候和产业需求等,围绕宣州区稻渔种养产业中“稻渔模式”“营养饲料”“种苗繁育”“种质筛选”“水质调控”和“品质提升”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取得了稻虾蟹耦合、小龙虾低温专用饲料等5项科研成果,带动稻虾轮作产业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二是,为了丰富种养模式,助力百姓致富,张冬冬团队近几年探索出了“小龙虾—水稻—河蟹”“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小龙虾—再生稻—小龙虾—再生稻”等多种新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为避开集中上市,提升经济效益,团队还带动周边养殖户学习养早虾。 得益于科技赋能的信心和底气,2022年6月,安徽棋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入近2000万元的小龙虾加工厂正式投产,2023年初,该公司又新增流转土地3000多亩,加上此前流转的土地,流转土地总面积已达13000亩,龙虾田8000多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