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区生态环境分局以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为抓手,依托视频监控、重点排污单位超标异常电子告知与督办平台等非现场执法手段及应用,对辖区重点排污单位开展“非现场”执法监管,有效提升执法人员“免打扰”监管能力,全力推进非现场执法,科技执法成效初显,环境监管“触屏可及”。
一是在“全”上做文章,建立健全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对纳入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中的水、大气重点排污单位和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且在排污许可证中明确应实施自动监测的排污单位实现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24小时全覆盖,实时掌握企业污染源情况、污染物设施运行情况等方面信息。截止目前,已完成34家重点企业,49个监控点位和153项污染因子的实时联网监控,并对2023年度17家新联网企业进行排查调度,确保8月底前设备安装到位,9月底前稳定运行联网。
二是在“智”上动脑筋,依托大数据分析研判。对重点排污企业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研判,确保传送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开展线上执法检查时,发现环境问题后及时分类处理,涉及一般环境问题和短时数据超标的第一时间反馈企业,督促企业及时完成整改,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存在弄虚作假或涉嫌违法情节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核查。形成线上预警发现问题、线下核查、精确办案的高效执法新模式。截至6月底,对辖区2家企业涉嫌逃避监管和虚假标记、不正常运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行为立案查处。
三是在“速”上求时效,督办核查快速响应。对非现场执法采集信息实施分类处置。通过重点排污单位超标异常电子告知与督办平台对造纸行业等重点风险预警类的采集信息推送企业,对数据缺失预警、联网异常预警等事前预警6小时内进行反馈。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对污染因子日均值超标的企业推送相关辖区执法中队,并在24小时内开展超标核查。截至6月底,推送辖区内日均值超标线索21次,其中涉水超标线索6次,涉气超标线索15次。最终经核定设备故障类9个,起停炉变化导致的6个,其它类4个,涉嫌真实超标2个,并立案查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