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镇坚持因地制宜、深化实践育人,持续延伸高校人才招引触角,多措并举,以“三心”护航,推深做实“实践青春·扬帆宣城”大学生社会实践后半篇文章。
打好前站,精心组织安排。一是领导重视,有力规划。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团委书记为成员的工作组,统筹调度社会实践工作。召开全镇人才工作会议,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进行重点安排部署,研究制定《溪口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时间地点、课题设置、日程安排、经费预算等,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各项工作合理有序、有章可循。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第一时间通过“实践青春·扬帆宣城”小程序发布岗位信息,并主动与合工大校团委对接,由合工大学生实践部就此项活动发动广大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全方位提高活动的知晓度、参与度。
高效落实,用心开展实践。一是做好结合文章。紧扣“文旅融合”目标定位,依托本地文化资源,精心打造“感受徽州皖韵,传承非遗文化”宣笔制作研学实践课题,推动社会实践与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相融合。安排老师现场讲解宣笔制作流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宣笔制作,通过实地接触非遗工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力、民族自信力。二是汇聚发展合力。以本次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开展交流研讨,让学生积极为我镇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引导他们运用公众号、抖音等载体,广泛宣传溪口、推介溪口,共同助力溪口文旅事业发展。
跟进管理,悉心保障服务。一是坚持安全至上。因我镇地处山区,路程较远,为保障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由办公室协调汽运公司,集中为参加实践的学生提供大巴车全天候接送服务,并安排专人与学校实践团队的带队老师全程对接,确保不出纰漏。二是落实教育管理。在高校大学生到岗后,先由单位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详细介绍我镇总体情况、实践岗位内容及相关工作纪律。在实践过程中,按标准为学生安排用餐,配备基本办公用品,让本次研学实践活动能有序推进、发挥成效。(章文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