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网站信息报送

创新微治理 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2-09-19 12:02 来源:宣州区民政局 浏览: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新一届的村(社区)“两委”和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各显神通,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经济,开拓基层治理新思路,涌现出通津村等一批基层治理明星村(社区),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富的基层治理实践新样本。

寒亭镇通津村推出协商民主新模式。通津村巧用“红橙绿蓝”的色彩文化符号,搭建“关爱帮扶”、“代做代办”、“政策宣讲”、“标杆树立”四大平台,实施“讲、代、帮、治”系列村级议事协商新模式。一是志愿者“帮”,搭建“红色帮扶”议事台。二是村干部“代”,搭建“橙色连心”议事台。三是宣讲员“讲”,搭建“绿色话筒”议事台。四是示范户“治”,搭建“蓝色标杆”议事台。依托新模式,实现了细化协商内容,明确协商主体,健全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运用协商成果,建立协商制度六大任务,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把民事民议落在实处,解决了农民身边“急难愁盼”,成为引领基层民主发展的新标杆,于2021年12月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试验点。

澄江街道花园村 “党建+经济发展+物业”的新模式。花园村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公司加盟模式开办维也纳国际酒店花园店,“众筹+合伙人”模式经营众轩花园酒店,委托管理模式创办幸福花园老年公寓,“互联网+”模式启动农产品配送中心项目,“党建+物业”模式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化管理下的基层治理与经济发展融合路径。五种模式,汇聚成集体经济发展的“小航母”,2021年,花园村实现经营性收入6030万元,村民分红总额达518.4万元。

敬亭山街道巷口桥村“党建+三变改革+十项举措惠民生”新模式。巷口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农村三变改革借地生金发展厂房租赁,承接宣城高新区工程建设和尾矿治理项目等带领群众致富,连续6年股改分红,彻底摆脱“村里无地、村民无业、集体无收入”三无村的“穷帽子”。富裕起来的巷口桥村“两委”每年通过“十项举措”惠民生,如施行大病救助、 “六一”儿童节奖励、重阳节慰问老人等举措,将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村民,村委会还特别设立了“学业补助”,用于奖励考上大学的优秀学子,仅2020年巷口桥村就有5名大学生收到了来自村里的“学业补助”。

宝城社区首创“五心”+三治治理新模式。“红心”志愿服务队主要由社区党员组成,每周一走进小区及居民家中,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实行垃圾分类,养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掌握民情民意。“同心”帮帮邻志愿服务队主要由小区热心居民组成,每周二在网格长的带领下,为居民开展家门口义诊,帮扶空巢老人和困境家庭成员,营造邻里和谐的社会氛围。“暖心”志愿服务队由小区中的“五老”组成,每周三开展“幸福来敲门”志愿活动。“贴心”志愿服务队由社区热心女士组成,每周四开展“我来问候你”、“闲置物品来解忧”等活动。“安心”志愿服务队主要由退役军人和青年民兵组成,每周五开展小区巡查、公共设施检查等活动。“三治”是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做好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通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机构“三社联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宣州区还持续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积极推广“小微权力一点通”平台,为村(居)民自治组织良性发展提供保障,稳步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区民政局  朱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