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文昌镇沿河村一处农田,只见水稻秧苗长势良好,一片绿意扑面而来。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去年这里还只有荒芜废旧的树木,缺乏生机和活力。
今年以来,文昌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坚持“早计划、早安排、早行动”原则,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进耕地“旱改水”项目,将低效旱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大力保障粮食安全。
该镇在开展可利用耕地调查中发现,沿河村夏村组有70余亩废旧树木,多年来一直无经济效益。为新增种粮面积,沿河村通过“旱改水”项目实施了土地翻耕和平整。由于田块水利基础设施较差,相关承包人员增加了灌溉排涝设施,修建了机耕路。目前,该田块水稻已经全部播种完成,单季稻收购后,下半年还可继续种植小麦,切实增加了粮食产量和面积。“实施改造后,提升了耕地质量,效益能翻一倍。”沿河村党委书记陈新华介绍道。
为旱地换上“新装”,“整”活了土地,“改”出了美景。接下来,文昌镇将继续做好旱地改水田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等级,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动农业种植规模化发展,确保粮食上产量、耕地保数量、土壤提质量,进一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让乡村焕发新活力,促进乡村振兴。(芮加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