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7所,在校学生数64422人。自“双减”工作启动以来,宣州区坚持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后服务为特色发展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双减”长效机制;以控总量、优存量,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全面压实“双减”责任。区委、区政府将“双减”工作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项工作专班,实行“区委负责同志一季一调度、政府负责同志一月一调度、专班组长随时调度”,压紧压实各级责任。成立10个工作督导组,实行包保督查,并将“双减”工作纳入责任督学督导范围,协同推进政策落地落实。同时,发放致家长一封信1万余份,取得了家长理解和支持,形成了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注重校内作业减负。全面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减负30条,结合“五项管理”内容制发方案、强化考核,并将教师作业量及家长减负纳入考核。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实现作业达标“三个100%”,即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学校100%,作业时间控制达标100%,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学校达100%。各校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设立“无作业日”,即3-9年级每天有一门主科是没有书面作业的。
三是深入推进课后服务。目前,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学生参与率98.67%;教师参与率96.7%,均居全市前列。支持优秀退役运动员、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等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特色化科创服务。市十一小结合实际,将学校内闲职的一块费地开辟成劳动实践基地,形成师生种植自留地,实现劳动实践与课后服务相结合。溪口中心小学开展“寒假陪伴计划”,着重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充分发挥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引导家长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假期作业,与孩子一起开展的亲子活动、共同进行家庭劳动,共享温暖的时光,不断促进家校共育效果,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目前,共成立学生社团669个,开展书法特色教育、机器人、3D打印、宣笔宣扇制作等项目60余种,市三小经典诵读社团被央视宣传推介,市五小的手球获省小学生手球比赛一等奖。强化课后服务保障,统筹课后服务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借助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旅行基地等校外教育场所和线上教育资源,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四是严格整治校外培训。区政府先后召开校外培训机构摸底排查工作会和联合开展校外培训广告专项整治会,区教体协同公安、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全区学科类培训广告进行集中整治,拆除牌匾和广告牌251块。制定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维稳专项工作方案,对全区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摸排,实行“分类分策”,及时关停无证无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校外培训机构;有序推进学科类培训机构“营改非”工作,实施机构全面压减和关停分校,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实行预收费银行托管。查处学科类培训机构举报线索5起,稳妥处置“退费难”投诉6起,退费2.68万元。针对国庆、中秋及寒假重点时段,组建4个工作专班,对所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覆盖核查,形成警示震慑,有力净化了校外培训市场环境。同时,及时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检查,非学科恶意涨价专项排查、督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