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于2018年9月挂牌成立,下辖六站。自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以来,澄江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六种能力”的基本定位和目标任务,不断完善制度、提升阵地、组好队伍、抓实活动和打造品牌,精耕细作,推深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努力建设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阵地。
一、完善制度,保障工作运行高效化
(一)坚持“一把手”负总责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坚持所长由党工委书记担任,突出一把手抓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副所长由党工委副书记、文明创建分管负责人担任,明确宣传干部、文明办主任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管理员。
(二)坚持“以考促建”考核机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核,特别是明确规范中央资金使用方向。一方面,激励各社区(村)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社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建设、队伍建设,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另一方面,补齐短板,加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打造和艺术化宣讲节目孵化,解决群众所需所盼,迎合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党和国家的政策宣传入脑入心。街道以“考”压实工作责任,坚持季度考核、季度艺术化宣讲比赛不动摇,现场评分,现场兑现奖惩,有力调动社区(村)工作积极性。
(三)坚持“五单”配送服务机制。2021年,澄江街道继续狠抓“五单”配送服务机制,规范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流程,街道全年向区中心点单6次,社区(村)站向街道所点单42次,群众向站点单336次,大大提升群众对文明实践知晓度、所站送单资源整合度、专业性和群众满意率,及时解决群众所盼所需,受到群众欢迎。
二、提升阵地,保障功能发挥最大化
2021年,街道一所六站,整合资源,阵地建设有了质的飞跃。街道本所进一步整合资源、整理挂牌,同时添置一些书籍、器材,便于群众开展活动。澄江社区和庙埠村办公场所搬迁,文明实践站活动室面积得到提升,硬件明显改善,功能室进一步规范。城北社区专门开辟志愿服务积分兑换超市、艺术团队活动室和未成年人文明实践活动站。目前,吸引9支文艺团队固定在城北社区阵地排练表演,市区“红十字会”定期在其辖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志愿者救护知识培训,活动丰富多彩。另外,澄江社区于2021年6月份整体搬迁至大唐凤凰城新址,新办公楼二楼实践站场地宽阔,活动开展更具有多彩性,居民在活动室内跳舞、看书、下棋。2021年上半年,城北社区申报成功省级示范科普社区,设施又进一步提档升级。2个站通过“引凤筑巢”思路,不断丰富提升文明实践站阵地建设,提升文明实践活动质效。
三、组织队伍,保障参与力量多元化
在队伍建设上,通过广泛动员、整合资源,发挥街道一所六站各方人才的作用,按照“三懂一会”标准,即“懂理论、懂技能、懂群众、会服务”标准组建五大平台志愿服务队,创新打造“睦邻yi家”“接诉即办”“四点半课堂”(双减后调整为“快乐周末”)和“爱心来敲门”等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发挥志愿者特长,对其专长、技能、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组建队伍,让志愿者各自专长得到有效发挥,高质量服务群众。不断吸纳在职党员、联点共建单位、文艺爱好者、“五老”人员、好人(道德模范)、退伍老兵和爱心企业家等。通过整合,扩大群众参与面,吸纳能人、贤人,使志愿服务力量多元化。
目前,街道一所六站志愿服务在“志愿宣州”APP上注册团队50个,志愿者注册3596人,主力超600人,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禁放、创建和移风易俗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花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队伍招募成效显著,“四点半课堂”活动常态化开展,双减政策落地后,衍变为“快乐周末”志愿服务项目,以“党员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社工”模式,采取自愿、就近、便利原则,组建一支稳定的、热心青少年教育事业、有较强辅导能力、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的志愿者队伍。同时,在志愿者的人才开发上,花园村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努力创建人才提升空间,配套相关福利措施和激励机制,增强岗位的吸引力。每年暑假,招募辖区内优秀大学生,为暑期读书日提供服务,同时按照项目要求进行全方位的培训,重点突出教育培训和激励为主的管理特色,建立评选表彰等机制,让志愿者在服务时同步得到提升。
四、做实活动,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见成效
在文明实践活动中,我们把思想政治功能放在首位,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今年以来,街道所、站围绕五大平台,通过走访、问卷、电话和微信等形式搜集群众需求,结合区文明实践中心主题活动要求,制定年度活动计划,定时、定向、定人开展活动。2021年,所站共开展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健康服务和科普服务等10余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450余场,受益群众达2.3万余人次;其次每季度开展艺术化宣讲节目孵化(展演)活动,2021年,街道本所开展两次艺术化宣讲节目孵化(展演)活动,指导城北、塔影和庙埠3个站以党史教育和垃圾分类为主题孵化艺术化宣讲节目3个,城北社区、塔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参加2021年宣州区艺术化宣讲比赛,分别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塔影社区《党旗在社区高高飘扬》被推荐参加全市艺术化宣讲比赛并获优秀奖。
群众从被动接受宣传教育到主动参与,各项重点工作(如:垃圾分类、党史教育、文艺汇演),一步步融入文明实践活动中,真正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成为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五、结合需求,志愿服务品牌打造精准化
在建立“睦邻yi家”“ 接诉即办”“四点半课堂”和“爱驻城北”品牌项目基础上,2021年,澄江街道秉承“结合群众所需所盼,实施精准服务”这一宗旨,继续精准化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城北社区结合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打造“圾分宝”项目,向群众传递“垃圾分一分,变废为宝”的绿色生态理念。112名志愿者围绕项目,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8次,参与桶边值守15次,开展有奖问答活动3次,原创“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艺术化宣讲节目1个,项目受益群众5000户,约1万余人,艺术化宣讲节目分别获市区艺术化宣讲大赛优秀奖、二等奖,垃圾分类多种形式宣传成常态。澄江社区结合本社区困难老人多的实际情况,打造“爱心来敲门”志愿服务项目,向社会传递弘扬关心和爱护老人的优良传统。截止目前,项目开展活动22次,105名志愿者为100多名独居老人、孤寡老人、残疾人,轮流敲门服务,看弱势群体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帮助老人就医买药,整理室内外卫生,送温暖等,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澄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于2018年9月挂牌成立,下辖六站。自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以来,澄江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六种能力”的基本定位和目标任务,不断完善制度、提升阵地、组好队伍、抓实活动和打造品牌,精耕细作,推深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努力建设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阵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