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宣州区建筑企业加快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加大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企业综合实力及竞争力持续提升,建筑业运行呈现稳步上升、发展向好的良好态势。
前三季度,宣州区100家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以下简称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4亿元,同比增长41.3%,较上半年提升11.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5.4和19.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2.6%,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位。
一、主要特点:
(一)总量占比提升,户均产值不断增加。前三季度,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为30.5%,较上年同期提升4.2个百分点。户均产值为0.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8%。
(二)新增企业拉动作用明显。三季度,宣州区新增建筑业企业8家,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亿元,拉动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增长4.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0.1%。
(三)承揽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前三季度,全区签订合同额172.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7.0%。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占半壁江山,新签订合同额9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0.1%。
(四)重点企业贡献突出。前三季度,全区超亿元建筑业企业共计13家,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7.4亿元,占全部总产值比重的68.8%,贡献率高达70.4%。其中,仅安徽津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一家就拉动全区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7.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1.5%。
(五)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提升。前三季度,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0.1亿元,同比增长12.6%,较上年同期提升12.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0.2%提升至11.1%,对GDP的贡献率为10.8%,较去年同期提升7.4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整体规模偏小。从资质等级看,前三季度,全区100家建筑业企业中,一级资质企业11家,占全部单位数的比重仅为11%,二级资质企业24家,占全部单位数的比重为24%,三级资质企业65家,占全部单位数比重的65%,截至目前,全区无一家特级资质企业。从建筑业总产值看,全区100家建筑业企业中,建筑业总产值低于2000万元的企业有52家,占全部单位数的比重超一半;2000-4000万元的企业29家,占全部单位数的比重29%;超亿元的企业13家,占比仅有13%。
(二)企业产值结构单一。我区建筑业产值结构单一,集中在建筑工程且多为房屋建筑工程。前三季度,全区建筑工程产值47.1亿元,占全部建筑业总产值比重高达86.6%,安装工程产值和其他产值分别为5.9亿元和1.4亿元,占比仅有10.8% 和2.6%。
(三)企业外向度不高。前三季度,全区100家建筑业企业涉及在外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的企业仅有14家,占全部单位数的比重仅有14%;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6亿元,占全部总产值的比重为6.6%。
三、下一步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环境,纾困解难。认真落实好市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企业加快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持续落实政策激励机制,优化企业资质管理,精简工程项目审批的各项环节和审批流程,推进线上线下联动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帮助建筑企业施工项目“轻松上阵”。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导致工程延期的项目,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加强相关部门联动,降低企业法律风险、社会风险。
(二)加大对中小建筑企业扶持。中小建筑业企业作为建筑业产业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行业生产的重要补充,是吸纳劳务人员就业的重要载体,是高资质建筑企业的重要储备。要加大对中小建筑业企业资金、税收、工程承包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档升级,加快发展。加大对本地建筑业企业的扶持力度, 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向本地建筑业企业倾斜,逐步提高本地市场的占有份额。鼓励有实力的建筑企业不断开拓外地市场,积极寻求与大企业的合作机会,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三)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促进统计工作提质增效。针对报表上报期存在的数据波动异常企业进行梳理,积极开展走访调研,持续加强统计业务培训,指导帮助企业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建立统计台账,及时完成统计资料档案盒的归纳整理,不断夯实建筑业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确保产值数据真实有效。
(四)继续加大企业入库培育力度。虽然当前建筑业发展总体稳定,但后续保持稳步增长形势依然严峻。鉴于此,应深入摸排一些优质的建筑业企业,争取尽快入库报数,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