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宣州区工业生产总体呈现稳中加固态势,累计增速放缓,增幅逐渐收窄。多数行业实现较快增长,新兴产业引领增长,骨干企业拉动明显,停减产企业降幅收窄。但制造业发展相对较慢,部分行业持续下滑等问题,需引起关注。
一、规上工业生产总体情况
(一)总体保持较快增长
9月,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比上月加快4.7个百分点,较上月前移3个位次;两年平均增长9.6%。前三季度,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同全市累计发展速度持平,两年平均增长11.6%,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
(二)超八成行业保持增长
前三季度,全区30个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达到86.6%。增加值排前十行业除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外均保持正增长,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623.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3.4%)、非金属矿采选业(20.3%)、农副食品加工业(20.2%)等4个行业增速高于20%的高速增长。
1-9月累计增加值排名前10的行业增长情况
指 标 |
本月比上年 |
累计比上年 |
本月 |
累计 |
名 称 |
同月增长% |
同期增长% |
占比% |
占比%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7 |
-3.9 |
19 |
2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9.9 |
23.4 |
15 |
15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3.6 |
20.3 |
9 |
9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3.9 |
20.2 |
6 |
6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57.8 |
16.5 |
5 |
5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32.6 |
1.5 |
6 |
4 |
纺织业 |
-6.6 |
-4.4 |
4 |
4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27.4 |
12.8 |
4 |
4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619.1 |
623.7 |
4 |
4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5 |
10.6 |
4 |
3 |
(三)新兴产业引领增长
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4%,高于全市4.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高于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1.6%,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生产拉动作用明显,持续引领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增长38.1%,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高于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速6.6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4.0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8.7%,同比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四)骨干企业拉动明显
前三季度,产值总量前20强企业合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9.7亿元,同比增长37.6%,增速高于全区产值增速6.1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5.8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0.1%。
(五)停减产企业降幅收窄
前三季度,减停产企业共60家,动态比上半年增加了6家,但减停产企业合计产值同比下降21.8%,比上半年收窄8.5个百分点,企业生产形势总体趋好。
二、规上工业生产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制造业发展相对较慢
前三季度,分行业门类看采矿业累计同比增长20.2%,制造业同比增长18.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1.3%。制造业低于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2个百分点,相对其他两个门类较慢,制造业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7.6%,较上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
(二)部分行业持续下滑
前三季度,全区30个行业大类中,有4个行业增加值负增长,14个行业增加值低于全区增速。与1-8月相比,全区有19个行业大类增加值增速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回落面为63.3%。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3.9%,较1-8月回落5个百分点,增速逐月下降,下拉全区累计增加值增长0.9个百分点。
(三)部分重点企业当月生产放缓
前三季度,70家重点企业实现产值175.5亿元,同比增长28.8%,增速低于全区产值增速2.7个百分点,其中13家负增长,合计下拉全区规上产值增速2.9个百分点。如宣城广能非织造有限公司因口罩需求降低,价格下降较多,累计产值同比下降87.4%;宣城市狸桥镇金云村三岔路采石厂储量不足,采矿权到期,在进行复垦还林,5月开始一直停产;宣城苏兴矿业有限公司矿储量不足,8月中旬开始停产。
三、意见建议
为实现全区规上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需要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监测预警
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要及时沟通了解,尽早掌握经济运行中的动态情况,及时捕捉企业生产经营变化,做好全区工业增长的预测预判预警,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二)加强调研帮扶
加强对经营异常重点企业的实地调研,深入企业了解其在生产经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在摸清的情况下更精准预判工业走势。
(三)主动谋划项目
要立足“3+2”产业,立足优势产业强链,围绕发展短板补链,注重协同配套延链,谋划好项目,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同时,及时追踪掌握已落地项目的建设进度情况,确保已完工项目尽快投产,已投产项目尽快达到预期规模,形成新的增长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