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宣城市宣州区与南京市高淳区试行省际毗邻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推进落实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两地政务服务大厅均设立“跨省通办”窗口,目前已实现省际毗邻区9项、长三角地区21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或“一网通办”。近期,我区调研梳理还发现,基层对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仍有“五盼”,应引起国家层面进一步关注并逐步加以完善。
一盼统一办事标准。调研发现,网上办事服务事项清单不够准确,省级下放事项清单与各地编办编制的权责清单有较大出入,不同层级和地区在提供服务时常常事项名称不一致,办理流程标准不统一,部分服务事项“省内通办”尚未达成,造成跨省业务协同难度增大。宣城市宣州区反映,本省各主管业务单位在安徽政务服务网上编制的实施清单与实际办理事项名称未能统一,且事项名称过于书面化,工作人员在指导企业群众网上办事时无法判定对应的事项名称。如民政部门的结婚登记业务在政务服务网对应的事项为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在实际办理过程中婚姻登记包含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两项不同业务内容,合二为一的事项名称容易给办事群众造成误解;卫健部门的生育登记业务在政务服务网对应的事项为生育证核发,在实际办理中基层反馈生育证核发事项已取消一段时间,根据办理人的实际生育情况主要分为生育登记和生育审批两类;公安部门的户政事项分为很多小类,在省公安厅开发的“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APP上,仅户口迁移就分为夫妻投靠(有户口要迁移)、购房落户(有户口要迁移)、务工户口迁移(有户口要迁移)等不同分享,而在政务服务网上仅用户口迁移审批笼统概括,不够具体详实。各省各部门都有自建业务系统,同一个办理事项受理材料、办事流程、办理时限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要想真正实现跨省通办,省内各地通办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建议:省内各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及办理标准,以便民、易懂为前提对清单名称进行调整,并负责部门本级及以下的业务人员培训,及时掌握最新政策动态。国家相关部委统一线上线下的“跨省通办”事项名称和事项标准,对于企业群众办理量较大的政务服务事项,统一办理流程和办事指南,同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同一政务服务事项省内、省外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审核。
二盼打破业务系统壁垒。各部门各地区在建设线上政务服务平台时大多是从自身业务办理需求出发,基本上采用独立建设模式,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管理力度不够,数据壁垒难以从根本上得以消除。同时,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可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在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各类政务服务APP等多种渠道进入,各部门各地区提供办事方式不同、办事登录时需重复注册,容易给企业群众留下“事难办”的印象。宣城市宣州区调研发现,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各地政务服务平台的用户信息无法相通,企业群众需重新注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账户才可以登录该平台。且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中办理“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查询打印(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时若处于未登录状态,则提示“打开掌上12333APP使用电子社保卡扫描二维码登录”。个人权益记录单查询前需输入密码,无法确定是社保卡密码还是平台登录密码。
建议:由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对已实名注册全国政务服务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或各地政务服务平台的用户数据进行共享,避免重复注册。加强顶层设计,逐步吸收并轨市、县两级自建系统,从国建系统、省建系统两个层面搭建统一受理平台,加强各部门各地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
三盼加大“全程网办”力度。宣城市宣州区企业开办窗口工作人员反映,随着“全程网办”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全程网办”,但仍有部分政务服务事项需企业前往现场办理。如企业更换营业执照需携带申请表、营业执照正副本前往企业所在地窗口现场办理;企业进行简易注销需携带申请表、承诺书、营业执照正副本前往企业所在地窗口现场办理,网上暂无简易注销政务服务事项;企业迁移登记时,需先前往迁入地开具接收函,再携带申请表、委托书、营业执照复印件、接收函在迁出地开具迁出函,拿到迁出函后再前往迁入地办理迁入手续,在办理迁移登记时至少需要往返两地2次。
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加强“跨省通办”省际间统筹协调,加快建立涉企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受理平台,推进涉企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全程办理”,切实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四盼建立协办联办机制。“跨省通办”主要是依托“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方式予以支撑,需要跨地域不同部门之间或对口部门之间开展协办、联办、代办、帮办,才能顺利办理。如,办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含职业年金)”需要两地人社部门协作,但人社部门自上而下尚未建立点对点的协办人员联络机制,导致需要协办时无法直接联系异地的具体经办人员,造成办理效率不高。宣城市宣州区调研发现,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理过程中存在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登记缴费的情况,该政务服务事项原本可以通过宣州区人社局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办理,后因部门原因取消了微信公众号登记缴费渠道,目前灵活就业人员申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登记缴费没有线上办理渠道,需灵活就业人员前往户籍所在地社保窗口现场办理。各地人社部门未建立联络机制,导致各地人社部门间没有经办人的联系方式,造成群众“折返跑”现象。
建议:国家有关部委牵头,省级层面加强统筹对接,建立完善省际间“跨省通办”的协办联办代办机制,明确各级的代办联办人员、代办联办责任和代办联办时限要求等具体内容。
五盼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是推动“不见面审批”,消除群众办事“堵点”的重要保障。但调研发现,因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导致“跨省通办事”项办理不畅。宣城市宣州区反映,税务部门在进行外地报验预缴的纳税人的实名办税信息采集时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由于税务、公安等部门数据信息没用共享导致办理此项业务时,无法确认前来办事人员是否为该企业真实的办税人员,企业信息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建议:国家相关部委从权限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建立权威高效的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建设统一的跨省信息共享平台,明确数据共享供需对接、规范使用、争议处理、安全管理、监督考核、技术支撑等制度流程,提高异地结算平台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准确性,满足“跨省通办”数据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