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月,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太阳变成了一个大火炉,整个世界都被烘烤得滚烫滚烫。此时宣州区宛陵林场高立洪分场场长徐继江和他的队员们开始了一天的公益林巡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森林防灭火、防盗、安全隐患排查、营林项目监管、捡拾垃圾,这样与山林为伴的日子,徐继江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
徐继江(右一) 和队员在公益林巡查和安全隐患排查
徐继江的父亲是一名老护林员,大半辈子都在山上,那时运苗、种树全靠人背,带着干粮一干就是一整天,有好几座荒山都在他们手上变成了绿林。
1980年,初中毕业的徐继江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一名护林员,刚到林场父亲就告诉他,“我们家的好日子都是这片林子给的,回来踏实干,把这片林守护好、传下去,比干什么都强”。那些年,徐继江的主要工作和父亲一样,还是植树造林。“当时每个职工每年都有10亩的营造丰产林任务(杉树),每到植树时节,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整地、栽树苗,现在很多都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徐继江骄傲地说。随着丰产林、混交林栽种下的苗木越来越多,山林变得更加茂密苍翠,物种也多样性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造林中,昔日荒山变成了今日林海,渐渐地,林场的主要工作从造林变成了管护。
徐继江说,“护林主要任务是防灭火,以前人们的防火意识薄弱,上山祭祀时常带着火种,焚烧纸钱,周边山场就曾经发生过多起火灾,作为林场的管护人员,不仅要防火,还承担着救火任务”。2020年11月17日下午,在邻边山场的救火经历至今让他记忆犹新。徐继江回忆说,从他们接到指令到赶到现场只用了半个小时左右,经过二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大火才被扑灭,灭火一定要打早、打小、打了。
徐继江(左二)在指导队员使用山林灭火器
徐继江不管走到哪都时刻提醒身边人要注意防火,对队员的巡护要求也更加严厉。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自2017年国有林场改革后推行林长制以来,分场2.625万亩山林旳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人管护,人们的防火意识逐渐提高,进入林区要先扫防火码,智慧林场建设即将建成。整个高立洪分场也在他们的守护下未发生过一次火情。
不久前,徐继江荣获苏浙皖毗连地区第六联防区护林联防区护林联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四十多年来,徐继江的守护山林经历只是宛陵林场务林人中的一个缩影,他们远离城市热闹喧嚣,耳边只有虫鸟嘶鸣,遇到毒蛇野猪都是常事,但看到自己守护的山林越发青翠,景色越发秀美,心中感到十分骄傲。徐继江说,“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也算是为了这座金银山尽了一份心,岀了一份力,明年就要退休了,希望接力护青山的林业人,一直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
为了做好森林资源管护,近年来,夏渡、杨林、麻姑山、青隐山、高立洪五个分场17.5万亩山林的宛陵林场不断推进林长制和智慧林场建设。目前,全场有188名生态护林员、消防队员和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每日穿梭在大大小小的树林间,逐渐建立了“地面巡护,高山暸望,实时监控,航空护林” 四位一体的森林预警监测体系的智慧林场,守护着这片青山绿林,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