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动态

宣州区全面推进园区集中供热工作

发布时间:2021-05-26 11:28 来源:宣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
【字体大小:

“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形势下,生物质能迎来了行业发展风口,2018年欧盟因发展生物质供热,减排二氧化碳2.96亿吨,占欧盟排放总量的近10%。欧盟因此制定了供热领域204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借鉴。《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在具备资源条件的地方,鼓励发展县域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及生物天然气”。

  一、生物质集中供热的可行性

(一)我区集中供热基础较好。一是我区生物质原材料丰富,从平台提质攻坚推进组赴湖北省调研集中供热结果来看,一台35吨/时的生物质锅炉,一年能产20万吨蒸汽,所需生物质燃料约9万吨(含水分40%左右)。我区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总量38.67万吨,且林业废弃物、木材加工厂、废旧家具以及废旧建筑模板等生物质原材料也尤为丰富,可为生物质供热提供原料保障,完全能满足今后园区供热所需。二是同时我区园区供热需求相对集中,适合进行集中供热,生物质集中供热半径可达10km以上,压力可达2.5MPa,我区园区规模都在半径覆盖范围内,大部分企业用汽压力在1.0MPa以下。

(二)投资建设评估合理。根据用热企业数量、年用气量、供热范围、锅炉吨数的不同,总投资在0.7-1.5亿元范围内(需求量很小的园区可采用分布式能源站方式,总投资0.1-0.2亿元左右),各园区根据自身需求确定建设规模。宣城高新区、宣州经开区、水阳、孙埠、寒亭工业集中区、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平台均适合采用生物质气化集中供热形式。

        (三)污染处理严格可控。全面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的特别排放限,烟尘、SO2 NOx的质量浓度不超过 30mg/m3,200mg/m3,200mg/m3,同时城市建成区的NOx执行超低排放,不超过50mg/m3。具体工艺上采用相应的烟尘处理工艺,可以将烟气中大部分颗粒物脱除下来,并使用高效布袋除尘器进一步脱除颗粒物,保证出口的排放质量浓度达标;由于生物质原料中硫含量很低,所以烟气中SO2含量极低,且炉膛内反应温度低,结合分级配风,可以控制 NOx的原始排放质量浓度满足国家要求。

          二、全面推进园区集中供热工作安排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各园区结合本园区成片开发方案、乡镇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开展本工业园区集中供热论证工作,加强供热需求和生物质燃料供给分析,同时充分考虑天然气供热调峰备用方案,使园区集中供热规划更加全面,更具操作性。二划分供热分区,对热负荷密度和用热规模较小的工业园区,可选用集中供热锅炉房或分布式能源站方式供热。确定供热介质及参数,规划布置热力管网,进行投资估算和环境评价。

(二)园区主导,合力推进。一是明确各园区为本区域集中供热工作责任主体,负责本园区内集中供热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推进供热管网建设,引导用热企业向具有集中供热能力的园区集聚。各园区于6月底前完成集中供热规划编制,加快控规调整进度,宣城高新区、宣州经开区、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于9月底前集中供热项目开工建设。二是由平台提质攻坚领导组统筹负责,区发改委、经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分局等相关区直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各园区的指导与服务,协调推进园区集中供热各项工作。

(三)服务优先,兼顾效益。一是把补齐缺项作为今年平台提质的重要目标,以市场机制为核心,鼓励本地技术成熟的关联企业与国有资本共同投资建设运营平台,提供集中供热全套解决方案,负责园区热能运行装置的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二是在兼顾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本地企业和国有资本的优势,着力为园区及用热企业做好服务,合理设定管道运输价格、开户费用、用汽价格,取消不合理输配环节收费,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用热成本。

(四)宣传引导,培育市场。一是加大宣传,推动用热企业尽早选用生物质供热取代化石能源供热,支持淘汰现有分散供热锅炉,对纳入集中供热范围按期关停分散供热锅炉的企业加强沟通引导,使园区企业形成节能降耗的意识。二是进一步完善生物质原料收集、运输,以及生物质燃料配送等服务体系,增加就业机会,全面提高生物质供热服务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