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暖阳,万物疯长。在管南村鲁新宝的田间,一粒粒金黄而饱满的种子正安详地躺在软绵的泥土里,上方已长出一寸多长的绿苗。鲁新宝望着他们,满脸喜悦。
【政策帮扶,重拾希望】
鲁新宝是个勤劳朴实的庄稼汉,仅靠种植几十亩的水稻和烟草勉强度日,然而八年前,他因突患心脏病,急需做手术,高额的医药费让他一下子成为了村里最困难的人,2014年他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帮扶干部为他落实了合作医疗、大病保险等相关健康扶贫政策,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户家庭负担,让他对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有了扶贫政策支持的他,病愈之后便开始琢磨着发展。庄稼人自打生下来就与土地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加上多年种植水稻的经验,鲁新宝决定继续自主发展水稻种植业。2017年年初,鲁新宝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申请了5万元的金融贷款,作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启动资金,承包了150余亩的农田种植水稻,扣除各项开支,一季水稻就赚了4万元。收获的喜悦大大地增加了他的种植信心。
鲁新宝从此有了奔头,他经常会去参加镇村组织的农业技术种植培训班,认真学习水稻种植技术,与农技员仔细讨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成为班上最认真的学员。
“庄稼人不能听命由天,还得多学习多进步啊,社会在进步,我们也要充充电”。
掌握了好技术,鲁新宝的信心更足了。他不再只满足于种植普通水稻,从合作社那儿买来新稻种,开始发展再生稻种植产业,谋划起特色稻米品牌。2018年9月,他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农场,农忙时节先从贫困户中找来工人干活,带动了多户贫困户就业。
2019年他又在临镇古泉镇睦马村承包了110余亩农田,此时他的水稻面积已达到300余亩,成了名副其实的“种粮达人”。平均每亩产量1000斤,共收割30万斤稻子,扣除支出,净赚10万元,两季水稻便有20余万元的收入。
【多元发展,创收喜人】
今年,鲁新宝仍旧种了300余亩的水稻,当被问到春耕忙得怎么样了,鲁新宝笑着说道:“今年300多亩全部种早稻,现在种子已经全部播撒下去了,再过些时日,便可除草、打药、下肥料了……”满田的绿苗长势喜人,等到一切就绪,又将迎来新一轮大丰收。
除了种植水稻,鲁新宝今年还承包了12余亩的水塘发展水产业,养有青鱼、草鱼、鳊鱼、鲫鱼、鲢鱼等多种鱼苗,预计收入8万元。
近几年,他靠种植水稻和发展水产养殖不仅实现了稳定脱贫,致富之路也是越走越宽,前两年买了大型收割机,去年买了一辆五菱宏光面包车,今年又喜提小轿车、在市区购置了新房,日子过得可谓红红火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