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咩、咩……”养贤乡新河村么山嘴组的贫困户盛方兰正在完成每天的日常工作,给羊舍水槽注水、打扫羊粪、添草料、放羊、捡草料……
人勤春来早,脱贫致富忙
已是古稀之年的盛方兰,由于年纪太大,平常比较重的体力活根本做不了,儿子带着孙子常年在外打工,生活艰难。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紧接着,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如雪中送炭让一家人的生活有了转机,但是盛芳兰不等不靠,决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综合考虑盛方兰年龄较大和养殖成本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因素,村两委决定帮助盛方兰申报养羊产业,享受每年3000元的养殖业补贴,并积极帮助她联系到种羊,盛方兰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6只羊,走上了脱贫养羊的道路。
产业助脱贫,养羊显成效
为了让这些小羊羔能吃好,在夏秋季节青草茂盛的时候她就把羊赶到田间地头去放羊,在冬春时节地里没草的时候,她就去地里割草、捡一些玉米杆回来给小羊吃。盛方兰说:“这些都是原生态的草料,羊最喜欢吃,一分钱不用花,就可以让羊吃的饱饱的”。
事实证明盛方兰的“养羊经”的确有效,经过她的精心喂养,小羊养成大羊,大羊又生小羊,羊群越来越壮大,从2018年的6只种羊发展到现在的30多头羊,从建档立卡最开始的2480元到现在年增收12656.66元。一家人的生活好了起来,盛方兰的腰杆也挺了起来,成为新河村脱贫致富的典型。
拒绝“等靠要”,互助奔小康
“小夏,她要是想养羊,我给她匀6只羊羔,每只羊羔350元,你看怎么样?” 盛方兰说道。受疫情影响,宝圩村五保贫困户陶青柏打算养羊,但苦于找不到羊种,在宝圩村和新河村扶贫专干的牵线下,陶青柏向盛方兰购买了6只羊羔,每只羊羔350元,共花费了2100元。
村里也有其他人来找盛方兰取她的“养羊经”,她也从不吝啬,每次都会细致地从三遍到五遍地讲解:“羊怕潮湿、怕热,每天都要通风、打扫羊圈,还要多消毒,每个季节,每个生长时期,羊吃的饲料、喝的水都不一样......”
谈及自己的脱贫养羊路,盛方兰说:“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党和政府给了好政策, 各级帮扶干部尽心尽力为我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还经常上门看望鼓励我们,国家已经帮助我们太多了,我们也要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章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务
微信
政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