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公报 > 2019年第8期 > 统计数据
  •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7338/201908-00036
  • 组配分类

    统计数据
  • 发布机构

    宣州区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2019-08-22 22:05
  • 发布文号

  • 关键词

  • 有效性

    有效
  • 信息来源

    区政府
  • 主题导航

  • 信息名称

    2018年宣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内容概述

  • 浏览次数

    4317

2018年宣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字体大小:  

分享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负重奋进、拼搏前行,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态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35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区属生产总值290.7亿元,比上年增长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7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148.6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70.5亿元,增长8.8%。按照年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4020元,比上年增加3943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7:40.5:47.8调整为11.1:41.4:47.5,其中区属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4.4:45.0:40.6调整至13.7:46.6:39.8。

  2018年全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指标

  绝对数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其中:区属

  其中:区属

  地区生产总值

  358.8

  290.7

  8.1

  8.0

  其中:第一产业

  39.7

  39.7

  2.7

  2.7

  第二产业

  148.6

  135.4

  9.0

  9.2

  第三产业

  170.5

  115.6

  8.8

  8.5

  其中:农林牧渔业

  41.3

  41.3

  3.1

  3.1

  工业

  123.1

  108.1

  10.3

  10.8

  建筑业

  27.5

  27.5

  3.3

  3.3

  批发和零售业

  23.4

  16.1

  3.8

  3.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8.2

  14.5

  4.4

  4.8

  住宿和餐饮业

  9.7

  8.3

  6.7

  6.6

  金融业

  22.6

  18.6

  3.3

  3.3

  房地产业

  13.7

  10.1

  7.0

  7.0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39.7

  25.0

  21.5

  23.4

  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

  39.5

  21.2

  7.0

  6.0

  

  二、农业

  2018年,全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调整产品产业结构。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4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万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51.1万吨,同比增长0.3%;油料产量1.5万吨,下降8.7%;棉花产量0.03万吨,增长2.7%;糖料产量0.07万吨,增长2.3%;蔬菜产量15.0万吨,增长1.9%;水果产量2.4万吨,增长2.8%;茶叶产量1.0万吨,增长3.7%;药材产量0.09万吨,增长3.1%;烟叶产量1.0万吨,下降2.6%。

  2018年全区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增幅(%)

  粮食

  51.1

  0.3

  其中:夏粮

  8.6

  -4.0

  棉花

  0.03

  2.7

  糖料

  0.07

  2.3

  油料

  1.5

  -8.7

  蔬菜

  15.0

  1.9

  水果

  2.4

  2.8

  茶叶

  1.0

  3.7

  烟叶

  1.0

  -2.6

  年末全区林业用地面积96912公顷,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1778公顷,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30.9亿元[3]

  受“非洲猪瘟”影响,牧业发展减缓。年末全区生猪存栏10.1万头,比上年下降7.9%;全年生猪出栏17.6万头,下降16.9%。全年肉类总产量7.4万吨,下降12.9%;禽蛋产量1.15万吨,增长1.6%;水产品产量6.96万吨,增长0.1%。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71.1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41.3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3.0%。全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3家,销售收入超亿元农业企业27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2.5亿元。年末全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全年新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99家、家庭农场485家,年末总数分别达到828家和1656家,新增省级农民合作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全年新增省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园区1个,总数为4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企业9家、产品11个,年末“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总数达到87个,新获批茶叶“SC”认证4个。

  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77.1万千瓦,拥有乡村农机从业人员27180人。农用拖拉机保有量2228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265台,比上年净增82台;各类谷物联合收获机2350台,比上年净增30台,全年完成机耕面积78.8千公顷,机收面积76.2千公顷,农机化培训1760人次。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8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7户,其中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57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分行业看,31个大类行业中,增加值超亿元行业15个,累计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87.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到9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贡献居前,分别为48.4%、18.3%、17.1%和15.5%,累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效明显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7.1%,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2.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11.7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持续向好。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5亿元,同比增长35.5%,实现利税总额24.8亿元,同比增长16.0%。分行业看,全区3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7个行业利润实现正增长。其中铁路、船舶等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和木、竹制品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5大行业增长较快,合计增长339.9%。

  在列报的25个大类工业产品产量中,13类产品实现增长,12类产品产量下降。

  2018年全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18年实绩

  增幅(%)

  铜金属含量

  吨

  2747

  -0.2

  硫铁矿石(折含硫35%)

  吨

  213860

  29.6

  大米

  吨

  32490

  -10.3

  饲料

  吨

  392659

  27.9

  精制食用植物油

  吨

  32085

  5.1

  饮料酒

  千升

  42399

  24.7

  纱

  吨

  9417

  -22.3

  布

  万米

  6313

  136.3

  服装

  万件

  1330

  15.9

  人造板

  立方米

  35585

  -26.3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吨

  53327

  -0.7

  中成药

  吨

  460

  -7.8

  塑料制品

  吨

  24385

  20.5

  水泥

  吨

  936394

  9.5

  商品混凝土

  立方米

  2897235

  20.7

  石膏板

  万平米

  8672

  11.8

  隔热、隔音材料制品

  吨

  30520

  23.0

  铸铁件

  吨

  18608

  -15.9

  钢结构

  吨

  43394

  -25.2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900

  -15.1

  电梯、自动扶梯

  台

  112

  -32.9

  制冷设备

  台(套)

  67019

  11.6

  民用钢质船舶

  载重吨

  56583

  -21.4

  太阳能热水器

  平方米

  19358

  2.2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

  信道

  8494

  -37.2

  2018年末,全区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共81家,完成建筑业产值4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实现利润总额0.55亿元,同比下降35.3%;全年累计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7.5亿元,增长11.0%;房屋施工面积285.7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2.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9%,其中技改投资增长58.6%,民间投资增长23.2%,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9.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58.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70.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7% 。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70.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12.1%;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67.4%。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52.5%。

  2018年全区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行业

  增幅(%)

  合计

  16.9

  农、林、牧、渔业

  458.7

  采矿业

  45.9

  制造业

  112.1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3.9

  批发和零售业

  186.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4.8

  住宿和餐饮业

  62.5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全增

  金融业

  全增

  房地产业

  -100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34.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2.5

  教育

  全增

  卫生和社会工作

  -3.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0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94.6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9.9亿元,比上年增长6.4%。商品房销售面积232.9万平方米,增长19.1%;商品房销售额135.0亿元,增长21.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0.3万平方米,增长2.6%。

  从重点项目看,全区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7.1%,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6.2%。

  五、国内外贸易和对外经济

  年末全区限额以上单位141家。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1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88.4亿元,增长9.9%。七大类商品中,石油及制品类、金银珠宝类、粮油食品类、汽车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服装鞋帽纺织品类分别增长19.8%、15.8%、10.0%、9.1%、7.2%和3.3%;日用品类下降5.7%。四大行业销售额同步增长,其中:批发业销售额272.6亿元,增长5.5%,零售业销售额179.9亿元,增长11.0%,住宿业营业额4.9亿元,增长11.9%,餐饮业营业额28.1亿元,增长17.5%。

  全年利用外资14269万美元,同比增长16.7%;完成进出口总额16988万美元,增长2.3%,其中:进口总额2551万美元,增长68.4%,出口总额14437万美元,下降4.4%。

  六、交通运输及通信

  年末全区境内公路里程3385.07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长0.39%,其中高速公路146.71公里。全年公路货运量1846万吨,增长1.2%,公路货运周转量40.07亿吨公里,增长5.3%;公路客运量1269万人,下降1.8%,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4.99亿人公里,下降1.4%。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283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2396万人次;实有出租车辆999辆。

  2018年,全区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2亿元,同比增长95.8%;完成电信业务收入6.2亿元,增长19.5%。全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78.62万户,增长10.1%;互联网用户22.79万户,增长19.6%。

  七、财政与金融

  2018年,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42.5亿元,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33.8亿元,增长11.5%,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79.6%,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6.8亿元,下降0.3%。全年财政支出51.2亿元,增长5.4%。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05.0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41亿元,同比增长6.1%;贷款余额598.3亿元,同比净增78亿元,增长13.3%。

  八、科技与教育

  2018年全区申请专利1114件,其中发明专利555件;授权专利644件,其中发明专利133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35家,净增10家;获批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项,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安徽康赛特流体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被批准为省科创团队。

  年末全区拥有幼儿园100所,在校生20644人。义务教育学校91所,在校生64721人,其中:小学52所,在校生42730人;初中39所,在校生21991人。拥有普通高中学校7所,在校生1264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122人。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8%。

  九、卫生、文化体育与旅游

  年末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82个,其中医院1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9个;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1个,乡镇卫生院19个,村级卫生室178个。卫生医疗机构拥有床位4974张,增加276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47人,增加186人。

  2018年,宣州区纳入市“文化旅游提升年”重点调度项目共10个,完成杨柳竹园等5处观景台的建设和天竺村入口文化墙的设计,拥有4A级景区6家。成功举办了“2018中国·水东蜜枣文化旅游系列活动”、“2018年溪口·茶文化旅游节”、花园村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三变”改革分红大会演出活动及“生态田园•美好朱桥文化节暨皖南花鼓戏(恢复古装戏)40周年庆典活动”等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活动,创作排演了大型皖南花鼓戏《母亲河》、皖南花鼓戏《一号扶贫户》,廉政题材皖南花鼓戏《九嫂开店》等优秀作品。全年累计共接待国内游客106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总收入79亿元,增长23.7%。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201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6.4万人,比上年减少0.6万人;常住人口81.9万人,比上年增加0.8万人。当年人口出生率9.19‰,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5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94‰,上升0.04个千分点。

  全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76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13元,增长10.1%。年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6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7.98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39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21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6.2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3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5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67万人。本年新增就业人数121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2%。

  备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宣城市辖一区,地区生产总值含市直,总值及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林业产值采用林业部门年报数据,含三次产业涉林产值及林业系统非林产业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