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3691067764l/202502-00012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安徽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宣城高新区2024年工作总结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5-02-28 | 发布日期: | 2025-02-28 |
索引号: | 11341703691067764l/202502-00012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安徽宣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宣城高新区2024年工作总结 |
文号: | 无 |
生成日期: | 2025-02-28 |
发布日期: | 2025-02-28 |
2024年,宣城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区委“三个年”工作部署,埋头苦干、紧张快干,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时隔七年在全省126家省级以上开发区考核中再获通报表扬,在全市9个省级开发区考核中位列第3名,首创首成全省第一批较低安全风险等级化工园区(全省11家)。
一、把党建作为发展之源,全面促进动能转化
(一)做好“三道加法”。一是“党建+企业生产经营”。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开展,将党员力量融入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二是“党建+企业文化”。引导非公企业文化建设,规范企业管理制度、考核体系、员工行为,切实发挥促进和谐、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例如:凯欧新材料发放凯欧《哲学手册》,给工龄满5年以上的员工发放孝心卡。三是“党建+企业社会责任”。引导园区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树立良好形象。2024年园区20家企业深度参与宣州区“和美乡村建设年”活动,帮扶培育精品示范村18个。
(二)做实“四个提升”。一是提升组织体系。着力构建“开发区党工委-非公企业综合党委-非公企业党组织”三级组织构架,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兼任非公党委书记,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格局。二是提升党建共建。动态掌握非公企业经营情况和党员情况,积极实施“单独组建行动计划”,持续提高党组织覆盖率。依托非公党建指导站,选派第五批党建工作指导员23人,凝聚群团组织力量,加大非公企业群团组织组建力度。三是提升“引领”行动。大力推行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与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依托立讯等省级“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党支部,打造党建工作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发挥模范带动作用,目前高新区3名党员获省“劳动模范”称号,1名党员获省五一劳动奖章,2名党员专家为带头人的团队分获省首批“江淮英才”团队和市“宛陵英才”创新团队称号。四是提升党建赋能。坚持党建搭台、企业唱戏,积极开展“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活动,持续推进“政聘企培”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共吸纳“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届毕业生储备人才41名,加强与高校对话,全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余项。
(三)做优“五项机制”。一是落实运行机制。抓好非公党建“三个调度”,确保党工委领导下的非公党委运行畅通。二是深化联动机制。领导班子带头履职,党建指导员发挥作用,各部门协同合作,统筹园区有关涉企部门,推深做实“问题帮办,助企发展”活动,进一步延伸服务企业触角。三是完善考核机制。每年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考核,并结合考核结果开展“七一”表彰;强化对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考核,督促落实各项职责。四是建立包保机制。创新设置10个片区80个网格,把党建工作和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五是强化保障机制。为非公企业党委配备专职人员3人,通过财政预算、党费返还等多种渠道保证非公党建工作经费,升级完善党建展示厅、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为辖区企业提供党务、政务、便民等“一站式”服务。
二、把项目作为发展之本,全面推动提质增效
(一)聚焦产业发展,全力推进招大引强。始终把项目招商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和生命线,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增后劲,大力营造项目工作大干快上的浓厚氛围。一是招商势头强劲。坚持开展以招商分队为单位的全员招商,深度聚焦“2+1”主导产业,加强产业和招商项目布局统筹,积极探索场景招商、基金招商,多元化开展工作。2024年园区领导带队外出考察项目累计65天,考察项目69个。二是招商成效显著。2024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3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2个,50亿元项目2个),协议投资额226.9亿元,完成利用省外资金85.4亿元。全年组织召开“双招双引”集中签约仪式1次,集中签约项目2个,总投资达113.5亿元。三是落地达产坚决。坚持“一切为了项目,为了一切项目和为了项目的一切”理念,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包保,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和堵点。全年新开工项目45个,竣工项目47个,投产项目45个,立讯四期、矽立科等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翔楼、洛克等重点项目顺利竣工。
(二)聚焦项目发展,全力推进培大育强。始终与企业同气连枝、同舟共济,坚定不移把企业培大育强作为园区发展的重要环节。一是做优存量。开展存量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34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5家,规上工业企业达158家。申兰华色材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海蓝生物等4家企业获省企业研发中心认定,千缘模具、祥龙建材获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建林机械、福美达获批省博士后工作站。二是扩充增量。加快创新主体平台建设,宣州科创中心企业营收总额4.4亿元,纳税总额210万元,知识产权拥有量32件。慧科孵化器高质量运行,现有在孵研发和销售型企业51家,在研项目31项,获医械许可3项,申请知识产权31项,医械销售平台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三是激活变量。全力支持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普及运用。面向宏润、立讯等重点企业收集技术需求13项,组织合工大副教授以上专家到园区6家企业开展“科技巡诊”20人次,达产合作意向3个。配合合工大宣城校区成功举办第六届“宣城高新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三)聚焦要素保障,全力推进落地达效。始终坚持工作围绕发展干、要素跟着项目走,全力以赴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及时雨”“合伙人”。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以建设“宜居宜业”的北部新城为契机,2024年编制详细规划4个,完成规划设计条件20余份,高新区西北片区、上元南侧、金泰玻璃片区等4个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获省政府批复,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预留了最大空间。二是强化基础支撑。持续开展水、电、气等十大要素保障攻坚行动。全面完成新建自来水厂及进水路由建设,集中供热项目投产运营。建成运营北三变,开工建设北四变,切实保障了洛克、申兰华等重点项目用电。完成佛岭路、麒麟大道、守德路道路建设,总长约70公里的“六横十纵”循环市政道路网基本形成。三是抓实安环工作。强化专业指导和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安全管家”和“环保管家”作用,常态化开展安环巡查,建立企业“一企一档”,紧盯重大隐患,加强对企服务力度,杜绝“三违”现象发生。
三、把改革作为发展之要,全面激发园区活力。
(一)深化“管委会+公司”管理改革。一是运行机制更优化。推行“大部门、扁平化”管理,精简优化内设机构9个,整个运行体系要发挥引擎带动作用,在科学高效的决策引领下,各部门聚焦主责主业、相互协同,精细化、系统化地推动决策的有效施行。二是队伍建设要更精干。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通过采取“全体起立、重新上岗、双向选择”的方式,全员竞聘上岗,着力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干事创业氛围。三是绩效考评更科学。坚持薪酬绩效联动,通过改革建立激励竞争的干部人事管理及薪酬制度,牢牢抓住考核评估“指挥棒”,推行“轮岗待岗”和“末尾淘汰”机制,根据贡献率、目标任务完成率等因素开展考核。
(二)持续推进“三类土地”处置清理行动。一是高站位统筹总体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定期调度,多措并举提升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根据全省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最新通报,宣城高新区在96个同类型园区中位列第14。二是高效率处置工业低效用地。以改革促效益,2024年通过项目腾笼换鸟、扩建、司法处置、收回等方式,处置园区工业低效用地17宗851.63亩,为千缘模具、美乐柯等一批项目提供用地保障。三是高水平处置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紧扣定任务、重统筹、细处置,全力摸清宗地情况、聚焦问题化解。2024年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437.64亩,处置闲置土地9宗212.13亩。
(三)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积极争取下放权限。抓实系统谋划,强化业务学习,确保赋权“接得住”“办得好”,目前园区已累计承接施工许可、项目立项等上级赋权34项。二是规范搭建办事平台。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探索搭建“便企一站式”平台,为企业实现“就近办”“一站办”,极大的方便了企业办事,各类涉企业务均按承诺时限办结,让“权限”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大力提升审批质效。简化政策兑现流程,压缩办理始时限,大力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让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 2025宣州区人民政府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维电话:(0563)3027267 传真:(0563)3023029
皖ICP备05004400号-1
网站标识码:3418020037 皖公安备案
34180202000313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