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区政府>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7338/202402-00003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2-02 发布日期: 2024-02-02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7338/202402-00003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2-02
发布日期: 2024-02-02
宣州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02 11:38 来源:宣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宣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7日在宣州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宣州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宏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全区上下共同走过极不平凡、值得铭记的奋斗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追赶江浙、争先江淮”为引领,紧紧围绕“三个聚焦”,开展“三个年”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开启了“千亿宣州”新征程。

过去一年,我们以发奋图强的决心拼出了经济发展强劲势头。坚持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重返全市优秀行列。经济运行季度点评稳居全省市辖区前列,三季度跃居全省第二,创省点评会以来最好位次。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七年来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6亿元、实现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左右。获评中国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县域商业“领跑县”名单。

过去一年,我们以全员会战的打法,拼出了百亿项目历史突破。坚定把项目招商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和生命线,狠抓工业强市“6543”计划落实,新签约2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个,超过去五年总和。总投资107.5亿元的宏润新能源项目5个月内实现一期投产、二期开工,当年达规,刷新宣州速度,招大引强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过去一年,我们以奋楫扬帆的劲头,拼出了长合区拔节生长。牢牢把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这个最大红利、最大势能坚持自主培育与主动承接相结合,长合区宣州片区纳入全市“一区三片”规划布局,2.2平方公里起步区框架全面拉开。成功举办首届长三角机床产业发展(宣城)研讨会,方冠数控、新典精密等一批项目落地投产,20家数控装备企业聚链成群,百亿级智造长合崛起成势。

过去一年,我们以逆势突围的勇气,拼出了主导产业加速集聚顺应产业变革大势,将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培育,新签约产业链项目32个、平均投资7亿元,产业产值增长21%以上。“2+4”产业在体系优化中夯实壮大,汇集规上工业企业295家,实现总产值348亿元,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获评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

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奋力攻坚扩投资,交出了一份精彩亮眼的项目答卷。“双招双引”成果丰硕。重塑招商体制机制,设立5个招商办事处,聚焦产业链精准发力,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新签约110个、新投产80个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69个、全市第一。实际利用省(区)外资金210亿元。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汤村水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争取专项债等上级资金超19亿元开展“才汇宣州·高校行”活动,“政聘企培”引才模式列入省优化营商环境18条。入选省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建设试点名单。项目会战突破成势。实施13个领域项目建设大会战,健全“六个一”推进机制,常态化举行项目集中投产开工活动,翔楼新材料、钜实钢构等192个项目如期开工,立讯精密三期、科地克一期等111个项目顺利投产。参加全省集中开工项目47个,总投资377亿元、全市首位。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52.2%、147.1%,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73.3%,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36.8%,投资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园区发展提质增效。宣城高新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创成全省首批较低安全风险等级化工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位居全省开发区14位,固定资产投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等核心指标增长20%以上,全市三季度省级开发区点评综合排名第一。承接市区两级赋权34项,基本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加速产城融合发展,市十一小高新校区开班招生,科创中心、星悦茂建成运营。宣州经开区“镇区合一”实体化运行,广诚装配、欢驰汽车等33个项目开工,杭通新材料、威文新材料等26个项目投产。水阳、孙埠、寒亭工业集中区产业集聚日益明显,总产值突破35亿元。洪林、杨柳农业园区特色产业成色更足。

二是稳进提质调结构,交出了一份能级提升的产业答卷。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坚定“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6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技改投资增长20.4%。培育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冠军”企业1家,亨泰化学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省“两业融合”试点企业1家、大数据企业1家、智能工厂1家、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企业1家。数字化深度诊断服务企业76家。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源普查,上市后备企业增至26家。获评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农业现代化支撑有力。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新增耕地2607亩,找回流失耕地8070亩,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宣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评估认定,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3%。新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个、省级2个。创成国家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宣州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新增“皖美农品”区域公共品牌1个、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2个。获批培育建设全国“宣木瓜之都”。水阳镇、洪林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杨柳镇列入2023年创建名单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农民合作社22家。天龙湖家庭农场获批国家级生态农场。木子禽业荣登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榜首。现代服务业稳步提升。开展“惠享宣州”促消费活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新增限上商贸单位34家、电商经营主体997户。城乡综合商贸服务中心覆盖率100%,获批省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综合保税区新落户企业30家。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通过评估认定,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70%。进出口总额增长12%,新增外贸企业15家。积极融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水东镇获评省级旅游休闲集聚区,前进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祁梅村入选省级精品主题村,水东古镇创成国家4A级景区,十八湾大峡谷获批省森林康养基地。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三是更大力度促创新,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改革答卷。科技创新活力迸发。在全市率先完成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行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1.9%提高到2.4%,创历史最高增幅。定高新技术企业58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81家。推动立讯精密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硕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1个。获评省重点研发项目1个、企业研发中心7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0.1%。三九农业装备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创成省级科普示范区。重点改革全面深化。推出个人和企业“一件事一次办”事项20个、“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58个,政务服务网办率99%。“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入实施处置批而未供、闲置低效用地9984亩,参评规上企业亩均税收、亩均营收分别增长35.7%、22.7%,获省通报表扬。成功入选全省首批“亩均论英雄”改革金融服务试点区。2家企业获评“全省制造业企业亩均效益领跑者”。持续巩固国企改革成效,国资集团市场化营收突破10亿元振宣担保考评全省优秀营商环境赋能增效。建立定期政商恳谈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区领导联系帮扶。创设企业诉求“一口收办”机制、“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深化“模拟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44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政务服务体验官”做法全市推广。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免申即享”等支持政策,减税降费7.9亿元,兑现奖补资金4821万元。新增建设用地4437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4小时办结,个体工商户登记秒拿证,新增市场主体1万户。

四是建管并重优环境,交出了一份融合发展的城乡答卷。城区品质有序提升。市区一体推进城市更新,完成土地房屋征收项目31个,征收土地8780亩、房屋23.6万平方米,有力保障阳德路东延、明镜湖小学等重点工程建设。改造老旧小区56个、分配安置房934套,惠及居民6166户。建成城市阅读空间4个。深入推进“宛美红色物业”,业委会组建率92.1%,物业服务实现全覆盖。小型服装加工经营点规范提升专项整治取得重要进展。宣州农贸市场顺利搬迁。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释放农村改革红利,经济强村达135个。启动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获批创建首批省级精品示范村2个。建成省级中心村5个、宜居村庄6个,整治自然村82个,改厕1472户。寒亭镇列入省首批特色乡镇培育名单洪林镇七景村获评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周王镇净蓬村获批省级生态振兴试点村。移风易俗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家门口的村晚”成为群众文化新亮点。违建墓地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成效,“三线三区”可视范围违建乱象得到根本改观。港口湾水库灌区、龙泉湖水库等水利项目有序实施G329孙埠至大汪村段加快推进S206养贤段景观提升工程全面完工,S207杨柳至溪口段美丽公路第一阶段完成建设,建成“四好农村路”87公里,改造危桥22座。狸桥—高淳轻轨站公交专线开通运营,“城-镇-村”三级公交网络实现全域覆盖。生态环境稳定向好。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国家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完成突出环境问题整改104个、生态修复废弃矿山19个。获批创建国家“一整两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点县、全省唯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和PM2.5PM10平均浓度等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国控断面、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效。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入选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宛陵林场跻身全国“十佳国有林场”。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五是竭力倾情办实事,交出了一份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群众安全指数持续提升。实施社会稳定攻坚年活动,构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九个一”工作格局全域推行“握手言和”“警民夜话”,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宣州模式。推动初信初访提质增效和积案攻坚化解,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平安建设考评全省优秀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个狠抓”专项行动,试点建设乡镇综合应急管理站,完善“一镇一委一站”消防救援体系,智慧烟感报警系统覆盖全域独居老人。持续推进“八五”普法。深化“质量强区”创建,省质检院宣州分院挂牌成立,北门老街通过省级餐饮质量安全街区认定。群众满意指数不断攀升。扎实开展10项暖民心行动,认真抓好43项民生实事,“民声呼应”、市“民呼我应”等重点事项全部办结,跟进设立“民声回响”工作机制。在财政收入持续承压的情况下,累计投入民生资金59.1亿元,占财政预算支出91.2%。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1.05万人,“三公里”就业圈、充分就业社区工作获省人社厅通报激励。区社会福利院迁址重建项目主体完工。入选省示范性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2家、老年助餐服务品牌2个。“救急难”互助社“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村级全覆盖。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成效明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获评省退役军人百家优秀服务站1个。区工商联连续十年蝉联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工会、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事业实现新进步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提高。新建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7所,开班招生8所,新增学位6600个。历经多年努力,中心城区公办幼儿园“入园难”、义务教育学位紧缺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市高级技工学校新校区主体完工。优化整合农村小规模学校14所,中小学配餐服务有效推进。获评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建设单位2个、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1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1所。入选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宣州籍运动员实现亚运会金牌零突破。启动区域医疗次中心医疗圈体系建设,南部医疗急救中心建成运营基层就诊率65%以上。市中心医院内科病房综合楼、高新区综合医院主体完工。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机关事务、公共资源交易、外事侨务、供销、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过去一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省委巡视促进检视整改。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政务公开编制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行政许可事项目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和结果运用。全面对标“忠专实”“勤正廉”,深入践行“宣州精神”,实施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开展“‘追赶江浙、争先江淮’,我该怎么干”大讨论,政府系统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举旗定向、正确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同向推进的结果,更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宣州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总量不大、速度不快、质量不高、动能不足的核心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较为薄弱,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动能不强,现代服务业体量不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建设高质量的现代产业体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基础设施、民生事业仍有不少短板;和美乡村精细化治理水平还需提升;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基础还不牢固;政府系统一些部门和干部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发展标杆不高、能力不足。对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束缚,找准问题症结所在,就能对症下药、精准发力。

需要特别报告的是:2023年受有效需求不足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未能实现年初确定的增长目标。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区人民表示深深的歉意。

二、2024年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根据区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2024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追赶江浙、争先江淮”战略定位,聚焦“千亿宣州”奋斗目标,保持“三敢四要”良好状态,落实“五个实干争先”工作要求,深入践行“宣州精神”,全力抓好“项目会战突破年、和美乡村建设年、社会稳定巩固年”活动,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宣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建议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粮食产量及粮食播种面积、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目标既定、行动必随。新一年新征程,我们将在实际工作中奋力争取更好成绩,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精准出击、高效转化,奋力实现项目会战新突破。

在项目建设上全力提速。实施项目会战突破年活动,聚焦11个重点领域,掀起新一轮项目会战热潮。全年安排区级重点项目283个,总投资1050.6亿元。突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深做实分级分层调度、重大项目“联审联批”、专班推进工作机制,圣奎新材料、立讯精密四期等项目全面开工,九为新材料、钜实钢构等项目顺利投产,确保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新开工100个、竣工投产95个以上,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和投资完成率均位居全市前列,力争再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

在招大引强上全力提质。完善重质量、重实效的招商引资机制,出台产业规划和招商图谱迭代考核办法,深化产业链招商、协会招商、以商招商,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个以上,力争20亿元以上项目招引实现“2+3+2”园区全覆盖,确保50亿元以上、百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招引持续突破。实际利用省(区)外资金超220亿元。坚持落地导向,建立项目转化落地实绩考评机制,新上工业项目全部实行“双合同”监管5000万元以上签约项目落地转化率超45%,“2+4”产业体系契合度75%以上。

在扩大投资上全力提效。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开展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提质行动,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盘子”,确保动态在库项目650个,达可研程度100个、开工转化率70%以上,力促汤村水库等54个重点政府投资项目实质性开工。发挥工业投资对优化产业结构关键作用,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工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于面上投资增速。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民间投资增长10%以上。

(二)精准链接、全面融入,奋力积蓄长三角一体化新动能。

赋能升级长合区。主动融入沪宁杭合四大都市圈,全面推进产业体系和资源要素配置嵌入长三角。实施长合区宣州片区数控机床产业会战突破年,顶格支持、顶格推进,编制长合区宣州片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推进片区建设与城镇建设有机衔接,完成800亩土地收储和成片开发,起步区实现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两个翻一番。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加快牧力机床、方冠数控等重点项目建设,集聚数控装备企业50家以上,力争三年再造一个百亿级产业,奋力打造长三角具有影响力的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基地。

建强产业承接平台。坚持重大平台支撑重大战略,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探索“大托管”模式,提升产业承接能级。推动宣城高新区会战突破,深化与高淳高新区合作共建,加速绿色智造产业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新腾退和拓展空间1000亩,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核心指标增速高于全区面上10%,力争经营性收入突破500亿元,跻身全省开发区30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深化宣州经开区体制改革,全面落实毗邻区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招引项目30个、投产项目15个以上,力争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亿元。提高水阳、孙埠、寒亭土地开发强度和配置效率,推动产业向中高端集聚。支持洪林、杨柳向农产品精深加工、智慧农业全链条升级。

加速推进互联快通。聚焦长三角交通枢纽定位,全力保障芜宣机场改扩建,力争宁宣高铁开工建设,宣绩铁路开通运营。协同推动宣广高速、芜宣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合杭高速宣州段前期工作。着力打通毗邻地区“毛细血管”,推动G329孙埠至大汪村段主体完工,加快S206管家渡至雁翅段、S104陈村至水阳大桥段前期工作。改造提升S604狸桥段,开展沿线田园风光节点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提档升级农村公路97公里。大力推进水阳江航道提升扩能,加速宣城港光明作业区汇金码头、姚湾散货码头建设,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

(三)聚企成链、集链强群,奋力激发新型工业化新活力。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实施强化科技创新高质量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新增省级创新平台4家,力争国家级孵化器实现零突破。实施产学研项目50个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占比超45%。升级科技创新券3.0版,打造更具活力创新生态。开展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行动,有效发明专利增长20%以上。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建设试点,深化“政聘企培”,常态化开展“才汇宣州·高校行”活动,打造爱才成才、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做强重点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制造业占比30%以上。推动“2+4”产业集聚化、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力争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增长30%以上。新能源产业依托宏润、阳光、中广核等重点企业,一体推进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光伏电池技术多元化布局,拓展“光伏+储能”“光伏+行业”综合应用,推动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落地开工,产值规模实现翻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围绕立讯精密打造先进汽车电子制造基地,建立整零企业对接协同机制、制造与服务双向融合模式,开工建设表面处理中心,产业产值增长40%以上。提升精细化工、新材料、智能卫浴、绿色食品四大特色产业优势,搭建产业链上下游本地供需对接平台,推动省级化工园区提质扩能,加快正鸿高分子、舒琦蒙卫浴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总产值超400亿元。

加快产业数字转型。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行动,超四成规上企业完成3.0版工业互联网免费诊断,“智改数转”覆盖50%以上。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家,培育5G全连接工厂1,打造互联网标杆示范企业5家。支持宣城高新区争创省级数字化改造园区样板。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广“零地技改”,实施重点项目30个,技改投资增长10%。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金融服务试点,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000亩以上,工业企业低效用地处置30%以上,亩均税收、亩均营收均增长10%以上。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前瞻布局低空产业群,推进生物医药重大专项建设,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

壮大企业梯度兵团。建立类企业培育库,推动企业做专做精,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以上。支持宣酒集团等本地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动态培育主导产业链主企业2家,产值超亿元企业80家以上,产值30亿元企业实现零突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5家以上。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挖掘后备企业资源,力争申兰华色材主板上市。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通过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架构调整、盘活注入资产,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AA+主体信用评级国有企业1家。

(四)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力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聚力提振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持续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动国购、星悦茂等核心商圈发展,新增限上商贸单位30家以上,培育网销额超亿元企业1家,电商网销额增长8%以上,争创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全面融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强水东大景区品质提升和开发运营,统筹高端民宿、研学基地、森林康养等业态布局,推进水东古镇EOD项目建设,全力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有序推进南部山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编制文岩路4号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溪口滨河康养、江南天路文旅融合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宣泾廊道、S207杨柳至溪口段沿线环境品质,支持十八湾大峡谷争创国家4A级景区,力争旅游收入突破100亿元。

聚力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制造+服务”模式创新,力争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认定省“两业融合”试点单位2家。加大物流企业引进培育力度完善巷口桥物流基地配套设施,启动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建成省级冷链集配中心1个,力争A级物流企业实现突破。高标准推进“交邮融合”,基本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发展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等现代服务业,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收增长8%以上。

聚力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市区一体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和申创工作,推动9610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运营,确保全市首单业务顺利通关。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鼓励内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新增跨境电商企业20家,交易额增长15%以上。建立企业孵化清单,新增外贸企业15家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做实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载体功能,挂牌运营中国五矿商会安徽办事处。推进外向型经济产业园建设,组建专班,做好外资项目“一对一”全程服务、个性化服务,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

聚力服务中心城区建设。扎实开展城市功能品质提升行动,市区一体打造首位度中心城区。推动宣城高新区与宣城经开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展。全力保障东部新城和市重点项目建设,征收土地3000亩、房屋15万平方米。巩固提升“双创”成果。改造提升豆腐巷、绿锦小康村等老旧小区63个。启动实施中心城区环卫一体市场化运行项目,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35%以上。深化“宛美红色物业”等社区治理机制,全面做实联合执法服务进小区,推动物业管理提档升级。

(五)改革攻坚、要素破题,奋力打造营商环境新样板。

当好企业发展的“合伙人”开展营商环境“微改革”行动,试点推行重大项目“一口进出、多评合一”,深化一般项目“模拟审批+告知承诺制”改革,优化能评安评环评等审批服务,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最多45天”。纵深推进涉审中介规范化管理。提升“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效,更新“跨省通办”事项清单,68个涉企事项容缺受理。推行企业开办集成化、证前指导前置化服务,力争市场主体增至8.3万户。

当好企业需要的“及时雨”持续开展水、电、气等十大要素保障攻坚行动,深化土地要素保障会商机制,探索乡镇零散工业低效闲置用地盘活整合确保新增建设用地2500亩,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和长合区宣州片区项目应保尽保。建立林地要素保障库,落实占补平衡要求,保障使用林地4000亩以上。全力帮助企业缓解“用工难”“技工荒”问题。政策性融资担保费率保持1%以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统筹归集数据资源,推进“数字宣州”建设。

当好企业满意的“店小二”。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调整优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拓展“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覆盖面,确保惠企政策直达市场主体。开展跨部门“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建立“企业宁静日”制度,力争市场主体受检频次减少20%以上。落实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探索实施企业诉求“挂号制”,开展“法助惠民、律服千企”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企业走访帮扶、政商恳谈会等举措,完善“123”诉求督办反馈机制确保企业诉求办结率、满意率99%以上

(六)立足基础、内外兼修,奋力擘画和美乡村新图景。

推动乡村全域和美。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年活动,强化“区乡村组户”五级联动,实现乡村颜值内涵双提升、政府群众“两头热”。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强力推进2个省级精品示范村、8个中心村建设。建立和美乡村梯次培育储备库,争创省级精品示范村3个、美丽宜居村庄12个。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五清一改”,巩固违建墓地专项整治成效,有序推动杆线序化,整治自然村100个,改厕1300户以上。加快港口湾水库灌区、水阳江中游治理工程建设,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建设管理,推动“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渐成风尚,打造山水徽韵宜居村庄。

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加快农业排灌电力线路升级改造,建成“优质、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3.8万亩。全力做好“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提速农产品(食品)加工园建设,推动家禽、水产、茶叶、宣木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扩大“宣州鸡”“南漪湖水产”“金宝圩农产品”等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创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超290亿元。 

增强乡村发展活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做好二轮土地延包试点任务。统筹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承包地“三权分置”等改革,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支持新建一批优质经营性载体,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异地发展、联合发展,确保经济强村150个以上。大力培育乡村振兴带头人,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0家,产业振兴“头雁”5名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增长速度。

(七)生态优先、全域共治,力塑造美丽宣州新形象。

更严要求推进污染防治。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为契机,高质量完成各类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91%以上。制定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国考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30%以上。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扎实开展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建立“环境民声清单”制度,深入实施餐饮油烟、噪声等“家门口”环境问题整治,让“烟火气”不再扰民。

更实举措保护绿水青山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从严抓实长江“十年禁渔”。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加强水阳江、南漪湖等重点水体保护治理,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常规化,建成省级幸福河湖1个。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湿地保护率保持在52%以上。深化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总规模53.5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拓展造林绿化空间。强化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更大力度加快绿色转型。深入落实“双碳”战略,积极开展园区和重点行业省级碳达峰试点,打造多元化“零碳场景”。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推进建材、化工、铸造等重点领域绿色化转型,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完善拓展“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服务,争创省级绿色工厂1家以上。开展“碳汇森林”行动,推进宛陵林场省级森林碳汇试点建设。创成省级绿色矿山3家。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建立排污权储备库。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争创国家级绿色低碳公共机构。

(八)用心用情、回应期盼,奋力谱写民生福祉新篇章。

夯实安全稳定基础。实施社会稳定巩固年活动,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加快乡镇综合应急管理站和消防站建设,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狠抓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校园。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创成省级“质量强区”。统筹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加强突发舆情应对引导,做好自然灾害防御和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实施省定民生实事。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持续深化“三公里”就业圈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优化“一老一小”服务,全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区社会福利院迁址重建项目投入运营,新增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2个。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建成运营公办普惠托育中心1个。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基层医保经办服务能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措施,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教育优先,新建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3所,开班招生6所。探索“教共体”联盟办学模式,深化“区管校聘” 改革,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率提升至60%以上。支持市高级技工学校创建技师学院。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度链接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打造跨省、跨区域城市医联体,建立重点学科联盟4个。支持市中心医院“创三甲”、市四院“创三级”,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构建狸桥、水阳区域医疗次中心医疗圈。

增强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多网合一”“组网合一”工作机制,总结推广“握手言和”“警民夜话”等治理品牌,加强“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设,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群众满意率保持98%以上,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乡镇三期视频建设,对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确保群众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法治宣州”建设,持续推进“八五”普法。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市区一体创成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支持工商联、工会、妇联、科协、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外事侨务、防震减灾、公共资源交易、供销、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我们将以实干担当为鲜明底色,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干出蓝图落地新作为。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做好省委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对标中央精神,紧跟省市部署,落实区委要求,当好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和实干家。

始终把依法行政根植于心。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完善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机制,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决策咨询、政务公开等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努力把各方面“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发展“实招数”。

始终把为民办事落到实处。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健全“民声回响”工作机制,优化提升12345热线服务,推进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做到群众诉求有地方说、有部门管、有人帮助解决。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甘当“孺子牛”、甘架“凌云梯”,保持定力、集中精力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始终把务实高效融入日常。树立“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执行意识,从“六破六立”入手,带头破难点、通堵点、消痛点,部署的工作立刻落实、立项的工程尽快实施、出台的政策迅速执行,全力攻项目、跑要素、抢政策、争激励,用数字说话、凭实绩交卷,努力把“说到了”变成“做到了”,让务实高效成为政府系统鲜明标识。

始终把廉洁自律贯彻到底。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持“忠专实”“勤正廉”,强化司法、审计、社会监督,防范重大工程、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廉政风险,涵养“一袭白袍、不留点墨”的自觉追求。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四风”。坚持量入为出、节用裕民,把有限财力用在发展关键处、民生紧要处,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发奋图强、实干争先,为走在“追赶江浙、争先江淮”最前列、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宣州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