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周王镇人民政府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周王镇人民政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6962/202109-00056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周王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名称: 周王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9-24 发布日期: 2021-09-24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6962/202109-00056
组配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周王镇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公民
名称: 周王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09-24
发布日期: 2021-09-24
周王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发布时间:2021-09-24 18:10 来源:周王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周王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

远景目标纲要

 

 

 

 

 

 

 

 

 

 

 

二〇二一年三月


周王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周王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党的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依托《周王镇开展“六大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的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进行编制,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展望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到十五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镇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周王镇“十三五”时期发展回顾

 

一、“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及主要成绩

过去五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周王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为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迎难而上、久久为功,筑就产业融合大平台

——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五年来,我镇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十二五”时期,有明显增幅。2020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9643.5万元,“十三五”期间累计达4.72亿元。202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达7.9亿元。2020年,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9.8万元,是2016年的1.36倍。2020年,实现财政收入3661万元,是2016年的1.6倍。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外出招商,通过“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的方式,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瞄准沪苏浙地区产业转移趋势,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与安吉市彰吴镇缔结成为友好乡镇。2016年以来,先后引进润林木业、梓天碳业、李氏竹木等企业落户,成功申报安徽宝丰工艺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宣城市润林木业有限公司2家为规上企业,累计招引2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亿元以上项目2个,出口企业3个。

——产业布局思路明晰。五年来,坚持规划引领,立足周王现有资源和主导产业布局,有针对的性的招引企业。鼓励现有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协助腾龙碳素、新型墙体、梓天炭业、李氏竹木等企业完成技改项目4个,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转型,已初步形成了以碳素、机制炭、竹木制品生产为主,生态休闲旅游为辅的产业格局。

——文旅产业深入融合。五年来,围绕南部山区文化旅游区的规划总体目标和“皖南川藏线”发展契机,依托镇内现有资源,以生态为特色、文化为内涵、旅游为载体,推进文化、旅游、电商深入融合。7个村(社区)乡村电商服务网点全部建成。先后引进、实施了宝丰农林观光园、周王现代林业休闲旅游示范园项目和“胡家涝宣纸生产古遗址”特色文创民宿项目等。

(二)改革创新、提质增效,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农业改革释放活力。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林产业结构调整。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奖励办法,建设扶强村3个,扶优村4个。五年来共成立家庭农场29个,其中省级家庭农场示范户1户。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4000亩左右。完成7个村(社区)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改革工作。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设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一处,持续开展检测、监管工作。扎实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成功防范非洲猪瘟疫情,确保辖区无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发生。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完成全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着力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突出问题,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整合资源、精准施策,推进全镇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五年间,累计实施到村项目17个,建立扶贫车间3个,就业扶贫驿站1个。开发护林、城乡保洁、护路、巡河等“四员”公益岗位41个。严格落实教育、医疗、产业等扶贫政策,512户102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脱贫,三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出列。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五年间,累计完成74.13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任务,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村组道路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顺利实施周夏路附属桥梁建设项目,扎门河桥建成并通车,城乡公交投入运营。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完成S207周王段征迁工作,保障道路建设的顺利推进。不断完善辖区农村道路配套设施建设,严格实行“村管护、镇考核”管理机制,对全镇110.143公里村组道路进行维护,确保道路通行安全。

——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先后完成周寒河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周王镇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周王镇抗旱应急水源连通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进一步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开展台区改造和农网升级,切实保障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

(三)以人为本、普惠共享,织就幸福生活便民网

——民生保障尽心尽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五保人员应保尽保。累计实施138户危房改造,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完成镇残疾人之家及7个村(社区)残疾人工作站建设。积极推动敬老院转型升级试点工作,完成敬老院消防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稳妥推进殡葬改革,谋划建设镇级公墓一处。不断完善镇卫生院及各村(社区)卫生室硬件设施,家庭医生签约如期推进,人口计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得当、成效显著。多方式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体就业。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欠缴工作,及时解决清欠工作难题。高质量完成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及技能培训工作,有序推进光荣牌悬挂工作。

——社会事业有声有色。五年来,始终重视支持周王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高度关注校园及校车运行安全,定期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活动。扎实开展暑期防溺水工作,通过发放“一封信”、设置安全警示牌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完成7个村(社区)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任和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发挥周王诗社、广场舞队、黄梅戏唱班等民间力量,举办各类广场舞比赛、文艺晚会、诗词吟唱、等大型文娱活动25场次,不断满足集镇群众文化娱乐需求。

——安全监管到边到角。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整治行动。实行“食安委”双主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四员”管理,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行为,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开展“1+9+N”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落实专项检查,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对排查的安全隐患,均按闭环管理要求落实整改。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不断提升突发事件预防处置能力,众志成城,全力应对特大洪水、重大旱情、台风、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类突发情况,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社会治理有序有效。全面推进“平安周王”建设,投入27万元完成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国标化”建设。大力推进以“天网、地网、车网、栈网”四网合一的“雪亮工程”建设,耗资10万元建成多方位、立体化的视频监控研判系统。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7个村(社区)均组建了义务治安巡逻队,在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加强治安巡逻,切实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3起,办结率100%。连续四年评为市级“三无乡镇”。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累计开展扫黑除恶排查次,组织专题宣讲11场,发放宣传册12000余份。

(四)丰富内涵,品味提升,绘就生态周王美画卷

——双创工作亮点纷呈。以强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双创工作新增主干道绿化带栅栏1800余米,对集镇交通主干道两侧进行绿化修缮和路灯检测更换;统一规划商铺店前雨棚,完成了集镇所有商铺的门头广告牌改造。集中整治违法乱搭乱建,督促整改商户占道经营。设置划定停车位、斑马线,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实现镇内新时代文明所(站)全覆盖。成功创建市级卫生镇。

——集镇规划规范有序。五年间,根据镇情和工作需要,组织修改编制集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了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对全镇25个自然村开展了环境整治规划编制。完成镇政府驻地集镇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完成周王镇停车场的规划施工,进一步规范集镇停车秩序。

——美丽乡村品质提升。“三大革命”“五清一改”为抓手,加大对集镇住户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力度,有效减少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现象。五年间,累计改造1832户非卫生厕所,建成6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总投资2300万元的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建设已完成。完成井边、扎门、云峰3个省级中心村和19个区级整治点的建设任务。实现镇内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生态美”超市全覆盖。规范实施“农清工程”市场化运作模式,对辖区内清扫保洁作业和垃圾转运实行打捆招标外包,添置垃圾分类处理设施。

——全域生态持续改善。全面推行“河长制”,“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为目标,成功打造考坑河、周寒河周王街道段两处市级“河长制”管理示范点。积极落实 “林长制”工作责任,实行网格化包保责任制,进一步规范林地管理工作,五年间,累计完成造林任务2875.5亩,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扎实推进秸秆禁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完成镇内22家规模养殖场建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实现养殖场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配套率达100%。完成辖区内26家企业(个体户)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落实各级环保督查和巡视巡察问题反馈整改工作,完成云峰矿业、新丰竹业企业关停并实施生态复绿。完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规模养殖场拆除复绿工作。扎实做好扬子鳄保护区的日常巡查监管和问题整改工作。完成31户扬子鳄保护区核心栖息地居民搬迁、保护区内67家规模养殖场拆除复绿、31户挖田养殖耕地恢复和3处违法用地拆除工作,累计流转753.28亩土地、水面作为野生扬子鳄栖息繁衍场所。强力推进扬子鳄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进度,32个塘口的建设工程均已完成。

(五)以上率下、简政放权,促就高效廉政好生态

——行政效能有提升。镇政府全面执行党委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五年来,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8件。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累计主动公开信息 条。不断完善镇(村)为民服务中心功能,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累计办件5万件。

——清正廉洁不褪色。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完善机关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注重财政资金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严肃各项财经纪律。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在总结成绩与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中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主导产业发展不明显,经济体量不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加快;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改善民生、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等压力较大;三是环保问题不容忽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高质量保护缺一不可;四是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五是干部作风建设仍要加强,少数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靶向治疗,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 


第二章 “十四五”发展宏观环境,规划编制基础要素

 

一、周王镇“十四五”期间预计可能面临的宏观环境

发展的机遇:“十四五”时期是由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大力推动“一圈五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宣城市把“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作为全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号工程,宣州区持续巩固“六大会战”成果、推进“六大攻坚、三年攀高”行动,都体现了上级党委政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和魄力,同时也为我镇创造了经济腾飞的重大历史机遇。

面临的挑战:受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多重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加之自身综合竞争力不强,在区域突围中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二、周王镇“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资源、环境优势:我镇地处山丘区,曾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煤县(宣州市)的产煤重镇,仍有丰富的灰岩(碳酸钙)、页岩、粘土岩、砂岩等矿产资源;有良好的地表植被,毛竹、树木、杂林山场遍布各村(社区),有山场10万亩,有毛竹4万亩;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有多家生态观光有限公司,有省级避暑地龙潭村等;现有茶园近4000亩;尚有一定数量中年以上劳动力资源,全镇规模养殖户(禽、羊、猪)已有近100家。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街道建设、美好乡村建设初现成效,形成畅通的交通网络和全覆盖的电网、通讯、自来水工程体系和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丰厚自然、人文资源优势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经济发展的条件:2020年12月份《宣城市宣州区青峰山-枣子沟一带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查,2021年4月将2.13亿吨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采矿权挂牌出让,占地800亩碳酸钙新材料加工产业园紧密配套,形成碳酸钙矿产资源开采、加工、深加工、运输、销售产业链,符合宣州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三大主导产业”之“碳酸钙新材料”发展规划。年产1000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项目的启动,是周王镇“十四五”经济发展的巨能引擎,将拉动周王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周王镇“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工业发展为统领,以康养小镇为抓手,围绕生态种养、休闲观光等,深化改革、精准发力,持续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民生五个领域统筹发展,力争通过五年的时间,实现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产业园区基本形成,社会功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提升满意度,更加突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着眼提升获得感,更加突出提高群众收入水平。着眼提升幸福感,更加突出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着眼提升安全感,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周王。

——坚持开放协同融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机遇,围绕谋划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联动创新区建设,积极迎合打造宣州开放发展桥头堡建设发展,开拓周王发展新局面,提升周王镇第三产业产值、效益和比重,推动乡村振兴。

——坚持工业强镇带动。毫不动摇地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突出工业经济“主引擎”作用,立足自身产业企业基础和优势资源,坚持做大做强、错位互补,构建一二三产协同并进、持续赋能的“3+5”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绿色均衡发展。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严守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系统打通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四、周王镇“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十四五”末,保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

实现年财政收入目标超3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4亿元;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探索农民增收渠道,农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5000万元;

瞄准健康产业,整合、利用镇内良好的环境、人文、旅游资源,注重打造生态周王;

依托境内优质碳酸钙资源,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做好矿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持续扩大民生工程覆盖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持续加大对土地资源和耕地的保护力度,保持较高的森林覆盖率,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周王镇"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发展任务

 

一、以产业支撑为统领,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一)工业领域

立足自然资源,打造三大产业集群。帮助腾龙碳素进行技改做大做强,到2022年使其成为我镇第一个产值破亿元工业企业。扶持润林木业、李氏竹木、梓天炭业等竹木加工企业扩大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竹木技改项目建设;全力服务协调宣州区周王镇青峰山-枣子沟矿区“年产1000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项目”落户、开工前期各项工作,为早日项目建成投产创造良好环境;紧跟全区产业规划部署,适时启动碳酸钙新材料加工产业园建设,高质量打造周王镇特色工业发展集群。

做大做强企业,发展五个特色产业。持续打造龙潭康养、井边海心生态、宝丰采摘园、云峰小鸟天堂、胡家崂古宣纸遗址和民宿等生态康养企业,不断提高品质、品牌和知名度;继续发展禽、猪、羊等养殖和深加工,形成规模产业;扶持培育净蓬电子配件加工、净蓬塑料藤编加工等小微企业,探索“公司+扶贫车间”“公司+农户”多元结构模式,稳妥推进扶贫车间规范管理,使更多贫困人员就业,建立“小升规”工业企业培育库,稳定增加规上工业企业,支持安徽省宝丰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发展,努力打造社会服务型产业,申报高新技术产品;以宣城市恒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起点,做优做大优质茶业文章,打造综合性观光旅游景区;加强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孵化电商企业,培养电商人,鼓励农产品“进城”物流企业发展,全面振兴镇村经济从快、从优发展。

盘活土地资源,保障招商引资用地。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大力推动“五未”土地处置,开展低效用地处置试点,加快建立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盘活闲置厂址、矿址、校址等土地资源;开展“僵尸企业”处置,加快市场出清;申请原二窑厂场地从野生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红线规划中调出,争取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00亩左右。

改善发展环境,提高服务经济质量。持续深入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践行“一线工作法”,强化“车间情结”,以政策集中宣讲、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精准对接企业,强化部门协调,推动“一企一策”帮扶,切实帮助企业纾难解困。积极争取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及时兑现工业政策性奖励资金,切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二)商务领域

坚持不懈,孵化培育限上企业。坚持以限上商贸服务企业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为抓手,全力推动全镇商贸服务业经济发展壮大和结构转型升级。加强专项工作推进,重点瞄准建材、农资、家电等商店和餐饮服务业等,鼓励“个转企”,建立“近限”“达限”的商贸企业数据培育库,对“近限”“达限”的商贸企业实施跟踪服务和监测,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等情况。强化商务、招商、统计、税务等部门协调配合,统筹调度全镇限上商贸服务企业培育工作,加强政策扶持,努力做大做强全镇商贸服务业。

坚定信心,利用外资提质增效。通过安商、抚商,促进以商引商,积极利用外资新建项目,积极为外资项目落户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量体裁衣,制定优惠政策,争取利用外资项目落户新突破。积极帮扶宣城市润林木业有限公司做大做强,帮助宣城市朗诺木屋有限公司开拓市场,从新材料、新工艺入手,打造新产品,开创新局面。

大力扶持,对外贸易量质双升。增强外向型经济的规模和综合实力,孵化培育实体企业外贸资质从无到有,进出口实绩从少到多、总量从小到大、实力由弱到强。强化外贸扶持政策落实,帮助符合条件企业申报省、市、区三级外贸促进资金补助,加大补助项目的审核力度,及时兑现补助资金。

培植电商,全线推进扩容提质。以市区共建数字化产业园为契机,培育电商带货主播和带货达人。加强传统企业电商转型,培育壮大电商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打响自身网络品牌。以示范创建为带动,加强与周边县市对接,培育一家超50万的电商龙头企业,实现终端零售规模大拓展。继续做好宣城市凤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帮扶工作,促进做大做强。积极利用“互联网+外贸”,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鼓励企业试点线上对外贸易平台,有序拓展企业贸易伙伴,推进镇内企业参与全球贸易网络,提高电商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持续招商,注重实效分类施策。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队伍建设。推进重点区域招商,根据产业转移趋势,重点关注长三角、珠三角,聚焦重要产业、重大项目、重点领域、重头企业,有类别的开展精准招商。推进以商招商,帮助已落户企业解决生产建设中的问题,促进落户企业良性发展,定期开展企业走访、联谊活动,深度挖掘企业人脉资源,在知名企业家、专业人才中聘请招商顾问,每年评选出有突出贡献的顾问给予表彰。

(三)农业领域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聚焦畜禽强农支柱产业,积极争取华卫集团联村共建项目,充分发挥正邦集团、小树农业、邵阳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实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完善产业链,实现利益分配全链条覆盖,带动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双增长。

持续做好农业服务。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稳定粮、油生产面积的基础上,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适度规模为基础,以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为核心,多元化产业发展为方向,推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转型升级,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林特色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品牌申创,发挥益农信息社等电商平台农产品推介作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密切利益链。积极拓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发展新格局,着力构建农业产业梯次分类发展局面。引进正邦集团年产25万头生态农业养殖项目,为全区生猪产能有效供给提供保障。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建立覆盖大宗农作物的“基本险+大灾险+商业险”三级保障体系和特色农产品“基本险+商业险”的保险模式。

(四)文化、旅游领域

文化方面,实施老影剧院改造工程、胡家涝古宣纸文化研学基地、周村美丽乡村研学基地、红色教育研学中心——杨村研学堂、周王镇文创基地等项目。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周王镇文化优势,推广“中华诗词之乡”特色品牌。加强镇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同步提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站服务水平,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旅游方面,深入挖掘周王山水文化、诗词文化,依托胡家涝古宣纸遗址、周寒河、周王辖区内茶厂、青峰山-枣子沟矿业等,打造“文旅融合”“水旅融合”“农旅融合”“工旅融合”系列旅游线路,加大对现有文旅项目的支持力度,加速培育新旅游项目,加快项目落地见效,逐力培育周王镇特色旅游商品,打响“诗词之乡,纸源周王”旅游品牌。

二、以康养小镇为抓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一)自然资源领域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强化村庄规划管控,按要求有序推进村庄撤并。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开展土地股份合作试点。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推进农村闲置农房宅基地盘活利用。加强用地申报,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需要。着力推进往户延伸,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结合实际争取高标准农田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二)城建领域

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持续推进农村“三大革命”,继续实施农村非卫生厕所改造,健全卫生厕所管护长效机制。巩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四分、四有”机制, 完善“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区集中处理”运行模式,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落到实处。

(三)交通领域

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创新农村公路建设理念,促进农村公路与产业、旅游等资源融合起来。进一步打造“农村公路+产业”、“农村公路+旅游”、“农村公路+资源”服务功能,有效促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旅游、产业相融合,带动乡村特色旅游、产业发展。计划实施农村公路延伸工程项目12个,计划实施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改造项目5个,计划实施县乡道升级改造项目7个,计划实施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项目5个。按期完成危桥改造工程,计划实施危桥改造项目2个。

(四)人居环境领域

推进省级示范村建设,完成督查反馈整改,补缺补差、准备验收。着力开展以“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聚力农村“四乱”整治,实现村庄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结合文化旅游、休闲康养,促进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经济。

(五)水利领域

实施周王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综合治理等5个项目,预计投资2.6亿元,对周寒河周王段、扎门河、龙潭水库等进行综合治理,构建周王镇防洪保安体系,提升全镇生态环境品质。

(六)环保领域

建设以周王镇集镇为核心,以美好乡村建设点为联动点辐射到周边人口集中程度高的村民组,以点连线再绘成一张覆盖全镇范围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网。加大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争取力度,推进农村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到2021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分别达到20%和25%以上。持续推进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确保水质安全。

三、以民生工程为重点,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一)综治领域

持续巩固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成果,集中开展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加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资格联审,从严把好联审关、任免关、履职关。按照区级要求,完成规范综治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民政领域

社会救助方面,持续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全面排查低保对象,建立社会救助联审联批工作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推进大病临时救助,及时对急难重病型困难家庭发放救助资金。特困人员供养及敬老院管理方面,开展农村特困人员评审,增加特困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率,持续开展周王镇敬老院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残联方面,扩大残疾证办理覆盖面,重点关注困难群体残疾证办理情况。开展评残办证一站式服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密切关注入院治疗的精神残疾人,做好随访及医疗费用结算。殡葬改革方面,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禁止新建硬化大墓、活人墓以及住宅式墓地,对拟新建镇级公墓的进行规划布点。

(三)人社领域

充分利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大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加强镇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保持就业帮扶政策稳定,完善“三业一岗”就业帮扶,持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四)扶贫领域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及时发现、及时帮扶、继续精准施策。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区最新政策文件精神,以及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根据上级“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结合我镇实际,深化细化规划实施具体工作举措。加强对脱贫攻坚期间的扶贫产业项目管理和维护,确保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产业扶贫政策措施由到村到户为主向到镇到村带户为主转变。继续做好就业扶贫车间运行管理,统筹用好“四员”等公益岗位,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过渡期内逐步调整优化公益岗位政策。积极争取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支持低收入群体就业。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村级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

(五)乡风文明领域

创新学习方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开展集中宣讲,持续加强理论宣讲品牌化建设,全面深化理论武装。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积极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阵地管理提升、突出问题整治“三大行动”,夯实意识形态工作基础。举办各类专项活动,广泛营造团结奋进舆论氛围。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水平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做强“周王好人”品牌。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水平,加强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建设,持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弘扬时代文明新风。

(六)教体领域

提高周王学校教育质量,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提升。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推进乡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智慧学校建设,优化提升农村校园网络。

(七)卫生领域

加强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周王镇中心医院门诊楼、辅助检查楼进行改扩建,强化卫生职能、提高服务水平。落实高血压糖尿病“两病”申办、录入和即时结报任务。

(八)群团领域

共青团方面,以社会化运营模式建立“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依托“智慧团建”工作,引导青年学子返乡就业创业,助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妇联方面,积极打造基层妇联工作示范点,促进镇村两级“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全面提质增效,推进“婚调”机制、儿童保护机制建设,镇村两级举办执委培训班,积极推荐报送评选“好家庭”,举办“好家风”主题活动。


第四章  周王镇“十四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学深悟透“新理论”,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一是深刻领会我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二是深刻领会“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把全镇工作放在国家和省、市、区大局中统筹考虑,把准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中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三是深刻领会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特征新要求,把握好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判断、重大决策,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深刻领会“十四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引,坚定不移推进各项部署落地生根。

五是深刻领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要义,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更好地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深入贯彻“新理念”,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原则

一是坚定不移增强创新第一动力。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搭建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以政府为主体,推进制度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改革。

二是坚定不移强化协调内生特点。加快实现土地规模化、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加速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业产业园,集中资源投入农村建设,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坚定不移建设绿色普遍形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源头治理、重点攻坚、生态修复各个环节,守护好周王绿水青山。

四是坚定不移走好开放必由之路。更大力度推动开放发展、参与内外合作、融入区域一体,深化对标争当“一号行动”,狠抓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打造对外开放“一流高地”,在开放发展中争取更大发展机会、更多发展资源。

五是坚定不移实现共享根本目的。顺应群众期盼,保障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人人享受发展成果,全力以赴落实民生实事、建好民生工程,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各级各类教育、医疗卫生保障,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三、服务构建“新格局”,找准高质量发展的着力重点

一是打好项目落地攻坚战,突破政策、审批、土地、资金“四个瓶颈”,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扫清障碍。二是打好产业转型主动战,推进“3+5”产业体系建设,以工业为主导,建设特色产业,立足实际把稳传统产业、着眼长远投资新兴产业,同步推进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建设。三是打好安全发展保卫战,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风险预警研判、稳妥化解各类风险,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力做好重要活动和敏感节点安保维稳工作。

四、对标对表“新要求”,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一是提高“政治力”。镇村两级干部要主动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任务的分析判断和各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识势”之明、提高“布局”之能、掌握“成事”之道。

二是增强“学习力”。镇村两级干部要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知识不足的“饥饿感”,主动学习新政策、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真正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行家里手”。

三是强化“执行力”。镇村两级干部要把问题“想透”、把方法“说清”、把工作“干实”,发扬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全镇各项事业跨越发展、滚滚向前。

四是发挥“统筹力”。镇村两级干部要坚持系统思维,学会用“十指弹钢琴”,打好“组合拳”,防止顾此失彼。对疫情防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要紧盯不放、全力攻坚,做到“抓大放小”;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社会和谐稳定的事,也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把每一件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做到“抓小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