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辈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区政府>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7338/201201-00003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宣州区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12-01-27 发布日期: 2012-01-27
索引号: 113417030032497338/201201-00003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宣州区人民政府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宣州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生成日期: 2012-01-27
发布日期: 2012-01-27
宣州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2-01-27 00:00 来源:宣州区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1月5日在宣州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宣州区人民政府区长  郭金友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和考验,齐心协力、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圆满完成本届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过去五年,是我区综合实力提升最迅速的五年。我们克服各种不利影响,抢抓机遇、科学决策、全面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2011年,完成区属生产总值1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财政收入23.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9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1倍、4.8倍、5.2倍和2.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分别是2006年的2倍和2.2倍。三次产业结构由30.5:33.6:35.9调整到21.9:37.5:40.6。2011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53亿元,是2006年的3.3倍。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3家,增加83家,其中新增国家级2家、省级5家,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标准化烟叶生产示范县”、“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集体”等称号。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4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5.6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4.6倍和4倍;按新口径统计,规模以上企业92户,其中,2011年新增29户;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2户、超10亿元企业3户。69个重点项目被列入省“861”行动计划,总投资55.15亿元。经过全区上下五年时间的艰辛努力,我区阔步跨入全省、全市先进行列。2009年荣获全市目标管理考核综合奖第一名,2010年荣获全市目标管理考核发展速度奖第一名,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首次考核中荣获第一名,2011年财政收入在全省县(市、区)排名由2006年的第32位跃升到第8位,在全省15个县改区中稳居第一。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全综合实力大幅攀升,从全省中等水平跃居全省第一方阵,实现了宣州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过去五年,是我区开发开放力度最强劲的五年。我们果断决策、顶住压力,千方百计破解瓶颈制约,想方设法优化环境,为全区加速发展创建了平台、提供了保障、赢得了先机。累计投入15.35亿元,支持“两区十园多带”建设。宣州经济开发区一期建成区面积近20平方公里;狸桥经济开发区获批筹建省级开发区;整合资源组建成立新的宣州工业园区;乡镇分区及沿国省道经济带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建成4个农民工创业园。全区招商引资落户项目321个,其中,建成投产247个、在建74个,到位市外资金352.2亿元。新嘉乐制衣、晶瑞新材料、诚远金属、华利化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成功引进狸桥水晶产业园、昆山湖旅游开发等一批投资超5亿元的重大项目。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2162.5万美元、进出口总额7500万美元,分别是2006年的4.8倍和3.3倍。白马山庄、宣酒工业文化园、金梅岭军事旅游景区成功创建4A级景区。2011年,实现旅游收入11亿元,是2006年的6出台一系列发展工业政策,2009年起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实行区四大班子领导联系帮扶重点企业制度,一企一策,强力支持工业发展。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统筹推进,关停13家煤矿、27家粘土砖和5家蓄电池企业。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品28个,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16项,连续两次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区)”。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区国资公司注册资本金7亿元,累计融资7.6亿元;1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提供担保贷款24亿元,其中,振宣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2亿元,累计担保贷款16.4亿元。11家小额贷款公司获批,8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累计发放贷款17.8亿元。组建成立宣城皖南农村商业银行。累计报批建设用地7161亩;投入1.6亿元,实施建设用地置换13个批次,置换用地4180亩,极大地缓解了用地压力。农民工技能培训1.8万人,帮助企业招聘用工4.3万人,引进各类专业人才720名,荣获“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县”称号。完成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区直23个部门行政审批项目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实现行政审批服务市区一体化。深入开展狸桥、孙埠、水东、水阳“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累计流转农村集体土地18万亩,规模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成功改组区国有林场。

——过去五年,是我区城乡面貌改观最显著的五年。我们积极融入市区一体化进程,加大各类投入,强力调度推进,配合搞好城市大建设,大力发展城镇化,全面建设新农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积极配合扬子鳄湖景区、合工大宣城校区、梅溪公园等48个市重点项目建设,征收土地1.27万亩、房屋34.12万平方米。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环境明显改善。百汇物流园、中国茶府、文房四宝产业园等项目稳步推进,安徽新百、世纪联华及世界五百强屈臣氏等知名商贸企业相继落户,商业流通网络体系逐步建成。深入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及省级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活动。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争取农田水利、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各类项目224个。累计投入4.5亿元,改造县道7条97公里,修建“村村通”公路911.3公里、通畅工程和通村公路84.2公里,改建宣水路、宣港路和X018线,改造危桥10座。宣宁高速、芜雁高速、芜申运河宣州段及宣狸线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全面启动宣狸路朱桥段接线工程。目前,全区拥有综合交通线3069.5公里。国家电网重点工程宣州段建设扎实推进,新建2座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累计投资5.8亿元,改造台区664个,新增10千伏公用线路415公里,进一步解决了城乡居民及工业用电需求。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达49%。每年投入1300万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成示范乡镇9个、示范村70个、各类示范点600个。水阳镇获“全国改革与发展试点镇”、“中国幼蟹之乡”称号,水东镇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称号。水阳江下游近期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启动。投入6.78亿元,完成8座万亩大圩86.2公里堤防加固、26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金宝圩大型泵站技改、双桥河治理等近60个重点水利项目。被评为“全省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先进单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连续被授予省“江淮杯”银奖或铜奖。

——过去五年,是我区百姓民生改善最突出的五年。我们压缩开支、厉行节约,千方百计筹资实施民生工程,投入不打折扣、付出不辞辛劳,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投入12.87亿元,实施各类民生工程37项。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3%。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城镇基本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实现市级统筹。低保制度覆盖城乡,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发放低保资金1.5亿元,惠及2.1万户城乡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448万元,廉租房实物配租413套。发放救助金1600万元,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发放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资金698万元,实施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4975例。重大传染病医疗救助1236例。血防查灭螺5863万平方米,治疗83417人次。投入1.07亿元,解决22.7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投入2.12亿元,完成316个校安工程项目、新建改造校舍33.86万平方米。建成留守儿童之家68个、留守儿童活动室12个。完成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1个农家书屋和81个自然村广电“村村通”建设。投入1300万元,建成23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0所。争取库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19个,发放库区移民直补资金509万元。同时,区政府每年兑现承诺,为民办好10件实事,办成了一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好事、实事。2009年在全市民生工程综合考核中荣获第二名、2010年荣获第一名。

——过去五年,是我区社会事业发展最繁荣的五年。我们在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卫生、文化、人口计生等各类社会事业发展。拨付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76亿元,大力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教育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万人本科达线率连续三年蝉联全市第一。市二中扩建和市三中、狸桥中心初中、养贤中心初中、水阳中心小学等学校重建工作有序推进。十二中公办化进程加快。成立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组建宣城职教集团。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完成18个乡镇卫生院、3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177个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建设,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启动宣城中心医院新院区建设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26%。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城市和流动人口管理不断强化,全面兑现计划生育各类奖扶资金,完成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规范化建设,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慈善事业稳步推进,累计募集善款2060万元,发放救助资金1852万元。文化事业稳步发展,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打造出省重点文艺项目《天下第一墨》等文艺精品;宣笔、皮影戏被列为安徽省文化强省产业项目。成功举办五届“群众文化艺术节”、两届“水东蜜枣文化旅游节”、安徽省第二届龙舟赛及全国围棋甲级联赛宣城主场赛事。

——过去五年,是我区依法行政建设最扎实的五年。我们认真执行区人大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共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65件,政协委员提案581件。扎实开展领导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活动,努力化解信访积案,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办理市长信箱、区长信箱和政民互动咨询投诉件。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创建活动,依法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116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启动应急平台建设,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深入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扎实开展机关政风行风评议及民主考评基层站所长活动。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工作,初步建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调解网络,实施法律援助1741件次,荣获“全国‘五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宣州”建设,成功跨入全省平安县(市、区)先进行列。深入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强化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安全监管,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国防动员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不断深化,双拥工作深入开展,退役士兵妥善安置,武装工作连年获省级以上表彰。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进一步发挥作用,民族、宗教、物价、工商、食品安全、质监、消防、气象、外事、侨务、档案、邮政、通讯、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全面加强。

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延续了近年来的良好势头,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实现区属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31.6%、42.7%、18%和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6%、16.1%。各项工作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超额完成十四届五次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过去五年,充满着困难和压力,充满着艰辛与汗水,更充满着成功和喜悦。让我们欣慰的是,宣州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步伐更加坚定,经济更加繁荣,城乡更加美丽,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开创了撤市建区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新局面。所有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法律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打下扎实基础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理解信任、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所有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心血,离不开社会各方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宣部队、消防和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省、市驻宣单位,向在宣州投资创业的企业家,向关心、支持宣州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有着最深刻的体会:

实现宣州跨越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迎难奋进五年来,我们始终保持敢想敢干、敢于争先的锐气,以开放的思路破解发展道路上一个又一个难题,通过土地置换、建设融资平台、强化招商引资来破解用地难、用钱难、用工难,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宣州实际的跨越发展之路。我们敢于破除传统思维的禁锢和束缚,敢于面对发展中的争议和压力,敢于承受发展中的挫折和考验,突破思维定势、不断解放思想,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财政收入由五年前的4.46亿元增长到23.08亿元,跃居全省第一方阵,创造了“宣州速度”和发展奇迹。今后,我们必须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跨越发展的永恒主题,把“宣州速度”提升为跨越发展的永恒动力。

实现宣州跨越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强工富区、强镇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工业立区理念,把发展工业作为区域经济的第一重点,实施“扶优扶强”工程,千方百计推进“强工富区”战略,做大优势产业、做强骨干企业,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推进全区工业大发展。同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乡镇发展,全力打造“两区十园多带”,充分调动乡镇发展积极性,激发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信心和激情,形成了你追我赶、相互竞发的奋进态势。经过五年的发展,乡镇办事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均超1000万元,其中 4个乡镇超亿元、孙埠镇达3亿元。今后,我们必须始终把强工富区作为第一重点,把强镇发展作为重要支撑,奋力开创宣州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实现宣州跨越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五年来,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区上下思发展认识统一、谋发展氛围浓厚、抓发展作风扎实,加速崛起的信心倍增,激情高涨。区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在重大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中亲力亲为,敢于担当。全区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心、务实苦干,在困境中崛起、在竞争中争先,形成了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求跨越的强大合力。今后,我们必须始终把团结务实作为跨越发展的根本法宝,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始终想在一起、捆在一起、干在一起,不分心、不争论、不松劲,齐心协力谱写宣州发展的新篇章。

实现宣州跨越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千方百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全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办成了一大批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这五年,是我们投入资金最多、付出精力最多、解决问题最多的五年,也是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城乡建设等各项工作中,赢得了群众的理解,获得了群众的支持。今后,我们必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执政为民,切实改善民生,努力做到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优、企业体量不大、集聚效应不强,经济发展后劲亟待增强;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加剧,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支出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发展过程中各类矛盾凸显,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等。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我们思想解放不够深、创新能力不够强、服务水平不够高、执行力度不够大。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着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增长下行趋势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近年来,我区经济发展较快、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但与江浙等发达地区相比、与群众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面对浩浩荡荡的发展潮流,身处激流奋进中的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今后五年是我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黄金时期,也是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后劲、提升优势、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总体来看,我区发展面临挑战,但更有机遇。国家支持皖江城市带加快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将逐步到位,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区域间交流合作将更加密切,有利于我们发挥比较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合作;新一轮产业转移深入推进,有利于我们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发展水平;经过前五年的快速发展,我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条件大为改善,为今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只要我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发展!

今后五年,我区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融入市区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解放思想、转型发展、率先崛起、强区富民”发展主题,致力推进产业区域化、新型城镇化、市区一体化发展,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推动宣州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我们的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同步;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具体目标是:区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5%以上和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全力实施“五年赶超计划”,综合经济实力力争全省领先,达到江浙中等县(市、区)水平,全面实现区域经济首位度目标。

各位代表,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努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的目标。在这种背景环境下,我们坚信,只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只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就一定能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通过今后五年不懈的努力,一个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幸福宣州,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2012年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安排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之年,是我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十二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整体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大力实施“强工富区”、“强镇发展”、“强区富民”三大战略,全力推进平台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投资环境“四大突破”,实现区域首位度、经济加速度、城乡融合度、群众幸福度、团结凝聚度“五度提升”,确保全区经济总量保持全市领先、发展速度保持皖江领先、综合实力力争全省领先,为打造创新、实力和幸福宣州奠定坚实基础。

综合考虑,建议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实现区属生产总值155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增长20%;财政收入27.7亿元,增长20%;规模工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亿元,增长18%;进出口总额9000万美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2595万美元,增长2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同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节能降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夯实承接平台、聚焦新型工业,谋求强工富区新跨越。深入推进“强工富区”战略,全力实施“三百”工程,着力打造产值百亿园区、百亿产业、百亿乡镇,务求实现超常规和加速度发展。实施“扶优扶强”工程,深入开展“新型工业化建设年”活动,大力扶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建材、优质金属材料等主导产业,着力在培育核心企业、强势品牌、领军企业家队伍上有突破。大力发展以博瑞特热能设备、建林机械、乾坤风电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效应明显、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促其做大做强。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和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博瑞特、宣酒集团、华卫等企业上市步伐。强化狸桥水晶产业园、富得隆纺织、美乐柯制冷设备等重大项目建设,谋划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拉动作用强的大项目。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重点培育晶瑞新材料等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品10个。进一步加快“两区十园”建设与发展,深入开展“项目落户及效益提升双加速”活动。结合各园区特色,规划产业布局,实行错位发展。加快宣州经济开发区增容扩区,启动综合配套服务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确保40家企业开工建设,30家企业建成投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财政税收6亿元,实施“二次创业”,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大对狸桥经济开发区扶持,完成园区一期主体工程建设,确保20家企业开工建设,10家企业建成投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财政税收5000万元。支持宣州工业园区积极创建省级开发区,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财政税收2.6亿元。继续安排2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支持乡镇分区加快建设与发展。综合运用项目、财政、金融等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等难题。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5家、超10亿元1家。

(二)强化招商引资、主攻项目建设,增强加速崛起新后劲。当前,长三角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对招商引资工作不仅丝毫不能放松,而且要更加投入、更加扎实、更加科学。成立重大项目招商洽谈领导组,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建立专业高效服务队伍,提升流程化服务水平,在项目审批、用地用工、电力供应等方面,为客商提供快速便捷服务。坚持招大引强、招好引新,对投资强度高、技术含量高、税收贡献率高的投资项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及现有产业链延伸项目,实行一企一策。改革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强化调度,兑现奖惩,对连续三次未完成时序进度任务的单位,实行重点管理。加强“项目履约率、开工投产率、资金到位率”考核工作,千方百计促使项目快速落地、迅速开工、尽快投产。创新招商模式,完善招商项目预审和落地协调机制,统筹各园区为全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用地和服务,优惠政策适用同一标准,税收和招商任务执行既定政策。定期梳理签约项目,未按约定时间开工投产的,及时调度,全面规范园区项目用地和企业纳税行为,着力提升土地集约化水平。认真做好项目编制和包装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库,有效对接、有力争取、全面落实上级政策、资金和项目。全年引进市外资金2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元,引进并落户亿元以上项目10个、超10亿元项目2个。

(三)围绕强农惠农、突出增收增效,实现现代农业新突破。加快“南山北水中郊”块状经济功能区发展,建设“三苗六业两基地”,推进优质粮油提升、畜禽水产跨越、特色经济作物增效和“一村一品”示范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各类项目,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华卫、立大、刘郎、博亚等一批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努力培植2-3个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品牌,力争实现规模农产品加工产值48亿元。高标准高起点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和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强粮食流通监督与管理,保障粮食安全。全面完成1000亩蔬菜基地建设任务,开辟农副产品绿色通道,强化“菜篮子”工程建设。开展“烟叶生产品质提升年”活动,大幅增加烟农收入,争创皖南特色烟叶品牌和国家级精品示范区,力争种烟6.6万亩,产烟20万担。加大油茶基地建设力度,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引导、规范土地流转,创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模式,稳步推进农村房屋发证与抵押流转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强化农产品质量及农资市场安全监管,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四)坚持量质并举、做活商贸物流,培育现代服务新亮点。扶持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品牌优势的地方服务型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来我区设立地区性总部或分支机构。全力配合双桥物流园、城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大润发、星隆国际广场等项目建设,全程为国购广场、八佰伴、大统华、水东国际钢贸城等商贸企业做好服务。大力推进敬亭湖宾馆、万豪酒店等项目,进一步提升接待能力与服务水平。鼓励发展面向社区居民的家政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专业化服务,面向贫困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的福利服务,积极培育1-2家社区服务品牌企业。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鼓励大中型流通企业将连锁经营网点延伸到农村。积极争创全省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县。加强溪口、周王、新田等乡镇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合理规划布局、联合立项创建,为开发旅游项目做好前期准备。加快昆山湖生态旅游度假村、宣城万树香堤园项目建设。

(五)融入市区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城乡环境新面貌。积极融入市区一体发展,实行区四大班子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强化调度,强力推进,全力做好环城大道、宛溪河二期综合整治及周边棚户区改造、1000千伏淮上线及城市中心变电站等重点项目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全面保障各类工程项目施工环境。配合完成宣狸线改建主体工程,推进宣泾快速通道、芜申运河建设,力争宣宁高速宣州至南京段开工建设。完成12公里杨华线二级公路及9座危桥改造工程,启动62.5公里县乡道改造工程,扎实做好水阳江航道整治项目申报工作。大力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年”活动,建立多元化、市场化投资体制,区财政安排1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完善城镇功能,建设新型城镇综合住宅区。大力整治镇容村貌,全面实施城镇“四化”工程。加强农村建房管理,规范农民建房行为。继续安排13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结合重点项目安置区及国省道沿线景观带建设,以点带面,努力打造一批新农村亮点、经典,争创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区。实施城东联圩及养贤圩、狸桥圩等8个万亩大圩53.4公里圩堤除险加固,并对马王沟等7座小(二)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加大小农水重点县、华阳河近期防洪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推进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启动圩区水环境治理工程。

(六)重视财税金融、破解要素制约,增添快速发展新活力。千方百计抓好财源建设,挖掘培植后续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建立护协税信息共享机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严格执行财政预算,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工程、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和乡村基层的投入。进一步理顺乡、村(居)财务管理体制,加强监管和审计,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政银企合作平台,建立区金融资源调配联席会议制度,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规模,增加信贷总量。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力争全年小额贷款投放10亿元、融资性担保贷款12亿元。区国资公司全年为企业融资3.5亿元;增加振宣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全年为企业融资8亿元以上。振宣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运营。支持宣城皖南农村商业银行加快发展,争取徽商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成立土地管理委员会,落实“两个最严格”制度,进一步提升土地管理水平。支持老矿区乡镇转型发展,用活用足工矿废弃地、未利用地、“861”项目用地、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大力实施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全面完成养贤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任务,清理闲置土地,加快盘活存量,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利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优势,继续引进各类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建立健全企业用工服务联动机制,以宣城职教集团为主体,其他培训机构为补充,强化校企合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开辟失地农民培训场所,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

(七)注重统筹兼顾、切实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新进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对上级下达的各类民生工程,全力保障、全面推进、全部完成。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建设600套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补贴应发尽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完成校安工程,强化中小学生接送车辆管理,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争创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大力实施助残、敬老等民心工程,改建新建敬老院,新增床位250张,全区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0%。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等重点工程,强化建后管护。完善重大疾病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深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率。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实施“强基提质工程”,深入推进“村(居)为主”工作机制,强化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筹办第七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做好文物申报和保护工作。

(八)坚持服务为先、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和谐发展新氛围。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社区办公场所建设,强化社区管理,全面提升街道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开展“联点共建”活动。积极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深入开展开门接访和带案下访活动。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防范涉稳风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加强乡镇消防队伍建设,加快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步伐。加强自然灾害预警防范,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培育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积极稳妥推进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价格监管,稳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深入推进“法治宣州”和“六五”普法建设,积极开展帮扶救助关爱行动,扎实做好法律援助、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环境隐患,强化污染防治,落实节能减排,改造转型、逐步淘汰“两高一资”企业,保障环境安全。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加强基层安监队伍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在认真完成好上述各项重点工作的同时,这里,我代表区人民政府郑重承诺,今年将继续集中力量重点为民办好10件实事:

一是实施城乡居民低保提标工程。农村村民低保由100元提高到150元,城镇居民低保由290元提高到330元,进一步改善困难群众生活。

二是实施国省道沿线整洁工程。安排专项经费,编制宣泾线、宣狸线等国省道沿线控制性规划,逐步清除沿线违章建筑,杜绝沿线新增违法占地,确保国省道沿线整洁、安全、有序。

三是实施农村垃圾治理工程。综合治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建设垃圾中转站2个,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四是继续实施自然村“畅通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投入,完成20个自然村道路“畅通工程”,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五是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投入9000万元,新建和改造农村公用变台区200个以上,新建10千伏线路15条以上,解决3万农户电力不足问题。

六是实施城区菜市场改造工程。投入500万元,对中心菜市场等城区菜市场逐步实施标准化改造,进一步方便市民日常生活、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品位

七是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程。新(改、扩)建3所规范化城区幼儿园和1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着力解决幼儿上学难问题。

八是加快推进宣城中心医院新院区建设工程。改善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完善医疗设备,进一步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

九是实施水阳江下游近期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土地房屋征收及移民安置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十是实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区行政服务中心平台建设,加快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以勇于担当的使命感、敢于负责的责任感、争先进位的荣誉感,务实创新抓发展,同心协力促跨越。

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必须始终保持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精神状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发展的大跨越,以能力的大提升促进工作的大推动。弘扬“勤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突破、勇于争先”的进取精神,做到视野更宽、办法更多、步伐更快,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在发展中先行先试、赢得主动,力争在每一次大发展、大转折、大变革中醒得早、看得准、跑得快,推动宣州经济社会“五度提升”的跨越发展。

进一步发扬民主,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倾听民声,集中民智,顺应民意。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实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重大决策合法审查,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加强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全面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行政执行能力。坚持沉下身、沉下心、沉下力,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算着干、现场看、盯着办,以扎实的作风、拼搏的干劲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改革并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市区联动、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实行综合协调指挥、重大项目督查巡查、“挂图式作战”和一线工作法。加大治庸治懒力度,严肃查处各种推诿扯皮、不负责任行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身体力行,勤于做事,务实高效,全力推进。

进一步严明纪律,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资金和项目运作,强化审计监督,强力推进“阳光政务”、“阳光村务”建设,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以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理念,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把有限资金用到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上。对违纪违法行为,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依法查处,严厉打击,毫不手软,决不姑息,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各位代表,描绘新蓝图,迎接新挑战,我们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建设新宣州,实现新跨越,我们的前景光明而辉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区人民,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创造宣州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五度提升:指实现区域首位度、经济加速度、城乡融合度、群众幸福度、团结凝聚度的提升。

两区十园:“两区”指宣州经济开发区,狸桥经济开发区;“十园”指宣州经济开发区古泉、寒亭、洪林、金坝、水阳、水东、朱桥、向阳、黄渡等9个分区和宣州工业园区(含粮食产业园、木材加工园和原宣州经济开发区东区)。

南山北水中郊:南部林特产品、北部粮油水产、中部畜禽蔬菜、城郊苗木花卉四大特色农业块状经济功能区。

三苗六业两基地:“三苗”指禽苗、蟹苗、绿化大苗;“六业”指优质粮油、畜禽健康养殖、绿色有机蔬菜、水产生态养殖、高效特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两基地”指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物流与贸易基地。

“四化”工程:指小城镇建设过程实施的硬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

“两个最严格”制度: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强基提质工程:指国家人口计生委为了加强人口计生基层基础建设,提升人口计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而实施的工作计划。

“四个能力”建设:指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建设。

“两高一资”企业:指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企业。

一事一议:指原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而是遵循“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策、上限控制、使用公开”的原则,在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时,应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的半数参加或者有本村2/3以上农户代表参加,所作决定要经到会人员的半数通过才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