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网站信息报送

浑水村:“浑水”掀起“致富浪”

发布时间:2021-11-30 10:18 来源:朱桥乡人民政府 浏览:
【字体大小:

      初冬时节,走进朱桥乡浑水村,数千亩虾蟹塘碧波荡漾。阡陌纵横的塘间小道上随处可见“越狱”而出的大闸蟹,晒场上也铺了为下一季养殖准备的苦草,蟹农丰收的季节来了。

      毗邻水阳江,浑水村素有“一分田、三分山、六分水”的美誉,是典型的皖南水乡小村庄。而村内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水产品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技术成熟,特别是螃蟹养殖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宣州区水产养殖特色品牌。

      2018年,朱桥乡完成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确定了“建设一个特色摇橹小镇,发展梦里水乡田园综合体,打造五大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浑水村作为五大基地之一的“生态虾蟹养殖基地”,村域面积7800余亩,其中水田面积占4160亩,村里养殖户达300余户,是名副其实的水产养殖大村。

      进入水产丰收的季节,养殖户们也在起早贪黑的劳动中开始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我家塘里的螃蟹再过半个月就要卖了,现在正等合适的价格呢!”说起自家的螃蟹,浑水村行口村民组村民章立国立刻来了精神,“最近正是忙的时候,等这些螃蟹全卖出去了,就要种下苦草,准备春节投放新的蟹苗了。”
      据章立国介绍,2001年开始他就在村里进行水产养殖了。“一开始只养了四五亩田的螃蟹,收入也不多,除了规模不大以外,那时候也不懂技术,只能凭着感觉和别人的做法自己摸索。”章立国说道,“后来,村里养殖青虾、螃蟹的人越来越多,也有专家来指导我们养殖技术,现在规模也扩大了不少,我们家已经承包了七八十亩水田了!”

      这七八十亩水田,现下已经成了章立国的“致富田”。他告诉笔者,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田里的螃蟹从当年的亩产80斤左右到现亩产最高可达150斤,一家人靠着这些虾蟹混养的水田,年收入已经能达到20万元。“去年,咱们村水产养殖合作社还拿到了‘无公害水产品’的证书,有了这个证书,咱们村的螃蟹可就更值钱咯。”
     “可不是嘛,以前没人能相信,在村里养螃蟹青虾也能致富!”一旁正骑着三轮车往自家田里赶的汉口村民组村民章松枝也停了下来,说起了自己的“致富经”:“我以前跟妻子在外地打工,收入也能保障生活,但家里两个孩子没人管,母亲也没人照顾,我们年纪大了,工作也越来越难找。”
      过节回乡时,章松枝发现村里的人都在做水产养殖,而且做得都有声有色,这让年纪渐渐大了的他也动了心,“听村里人说,水产养殖虽然累,但收入很不错。而且村里不仅鼓励我们养殖青虾和螃蟹,还帮助我们学技术、给我们找销路,回来养殖水产也能照顾母亲孩子,我就跟妻子一起回到了村里。”
      现在,章松枝和他的妻子承包了25亩水田进行虾蟹混养,年收入约6万余元。“比在外打工踏实多了。”他笑着说道。
     “据我们粗略统计,现在农户每亩产值可以达到3000-4000元了,行情好的时候还能更多。”浑水村党委副书记徐伟伟介绍道,“从去年村里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起,我们浑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就在积极寻找拓展水产品销路的渠道。今年我们再次向省里申报了一村一品的特色养殖,希望可以通过打造水产养殖的品牌,充分发挥‘浑水’的品牌效应,让咱们村养殖的水产品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据了解,浑水村已经形成了以螃蟹、青虾等水产品为主导,其余鱼类为配套的成熟养殖模式,根据水产品的生活特性,合理投放不同水层的鱼类,采用混合型养殖方式,致力打造浑水村绿色水产养殖产业化示范基地。目前,螃蟹亩产可达162斤,青虾亩产可达70斤,鱼类200斤每亩,年产值达3.564亿元,生产规模占朱桥乡农业总比重的20%。2020年,村域内12个自然村全部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路网、水网、渠网三网配套为主的高产高效养殖区域。而随着发展规划不断清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技术不断进步,浑水村,这个傍水而生的江南水村,正在千余亩的虾蟹塘中掀起层层“致富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